第1043章 到底兒出了什麼大事兒?(2 / 2)

徐庶的這一句話,真正是石破天驚,驚濤駭浪了。說到天子之時,他用的是今上,而不是天子或者陛下,這,就是一個極其明顯的信號兒。“大司馬曾言:‘天子仍是天子,呂布仍是漢臣。’有了這一句實實在在的話兒,今上之位就已然大定了。除非是天子再次食言這事兒也出過兩次了。天子不願回鑾也好,受人挾持也好,都不關咱的事兒!”

“我遍巡司並幽涼冀五州,外加西域,發現了許多問題。這頭一項,就是官製不妥!其一,官製太過簡略,以至於各級官吏任重事繁,疲於奔命。其二,中級官員太少,無法形成儲備。其三,品級太少,無法循資升轉,以安諸官之心。所以嘛,一句話,這官製必須改!”

“既然如此,不管天子是否回鑾,這朝儀是一定要議的!首先要改的就是官製,其次,便是政治和賦稅經濟體製。若是天子順順利利地回鑾了,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天子還不肯回鑾,先帝的嫡孫還在。我徐庶是俠客出身,說話向來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兒,實話實說。”

徐庶是劍俠出身,接觸本朝的底層社會極多,在他眼中,小民百姓的生活是第一位的。韓非子在《五蠹》中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在他看來,文人們總是靠筆杆子擾亂法製,俠客們總是用暴力觸犯律例。這兩種人都是擾亂社會秩序的罪魁禍首,應該加以鏟除。

大司馬慧眼識英才,任命徐庶為禦史中丞,就是想借重他的民本思想,懲處貪官汙吏。徐庶也是人盡其才,做得虎虎生風,相當出色。與此同時,他嫉惡如仇、犯言直諫、敢說實話的真性情,也為他惹來了許多麻煩。若不是大司馬和昭懿夫人為他頂雷,他早就被陰了。

徐庶的一番大實話兒說完,眾人都暗暗點頭了。別看這徐元直性子有些莽撞,這番話的理路兒卻是分毫不錯的。大漢的江山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大司馬還在世的緣故,否則不知道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天子回鑾也好,不回鑾也罷,究其實際,不過是個名號罷了。

“不對!若是監國正位,絕對不會如此迅疾!若是百官廷議,下一次大朝再議也無不可,定然是出了什麼大事兒!隻因為這大事兒出得太過迅疾,恍如晴天霹靂一般,秉政諸公才不得不先讓百官用飯。饑腸轆轆之下,叫百官如何奉公?隻是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麼大事兒!”正當在座眾人自覺恍然大悟之際,又有人大搖其頭了。眾人定睛一看,赫然是大司農荀攸。主管經濟財政的官員,腦瓜兒一向轉得快,荀攸腦中靈光一閃,立刻便發現了問題。

“著哇!公達此言有理!上午廷議方罷,下午又要重開,定然是出了什麼大事兒!老夫老矣,果然腦袋糊塗嘍!”朱儁一拍案幾,朗聲說道。“公達此言有理!”“善!”轉瞬之間,眾人議論的話題便轉到究竟是什麼大事兒上了。至於議朝儀一事兒,自然而然地就被大家夥兒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既然“議朝儀”已成定局,而且是好事兒,大家又何苦去爭呢?

“諸君,別來無恙乎?速速給我上飯,餓殺我也!我可是從偃師匆匆趕到的!”正在此時,門簾兒一掀,一個人腳步匆匆走進來了,一股兒冷風隨著他鑽進了屋裏。此人身材清臒,三縷長髯,麵白如玉,正是號稱“長袖善舞”的陳群陳長文!他可是現在灼手可熱的紅人兒!

“長文兄,你不是被派為迎接回鑾專使,奉詔前去豫州汝南郡平輿縣,奉迎天子回鑾了嗎?如何又趕回來了!”馬日磾大聲問道。無論從年資、官位,還是家世、交情,馬太常都壓過陳群一頭,兼之兩人非常熟稔,馬太常又是急脾氣,故爾,他一張口就大聲嚷嚷出來了。

“唉!別提了,我剛到偃師,就接到了朝廷的緊急鷹信,命我即刻啟程,返回京師洛陽城措置大事兒。這不,剛到京師,飯還沒來得及吃上一口呢。諸君,你們可知道,到底兒出了什麼大事?”陳群雙手端起一碗熱乎乎的羊湯,一飲而盡,這才一邊狼吞虎咽一邊問道。

是呀?到底兒出了什麼大事兒?看陳長文的樣子,大概是和即將回鑾的天子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