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恐怕是要議朝儀嘍(2 / 2)

大司馬秉政以來,除了“上計”和歲首大朝之外,大朝隻有在京百官參加,措置大事兒。

今日的大朝,從辰初時分開始,一直議論到午正時分,方才散朝。文武百官的肚腹之中,早已腹鳴如雷,饑腸轆轆了,他們三三兩兩,疾步走出,是要到自己的官署之中,美美地飽餐一頓。自從大司馬加了百官的俸祿以來,天下官吏的俸祿優渥,午間還有豐美堂餐。

驀然之間,突然從宣明殿中急匆匆跑出來了數個侍衛,一個個登上高處,大聲喊道:“百官慢走!朝廷有大事發生,煩請諸君齊聚偏殿用飯,未初時分,百官至宣明殿廷議!”一聽這話兒,文武百官們紛紛停住了腳步兒。剛剛廷議完畢,用飯之後,還要接著廷議,如此看來,定然是出了大事兒!可是,究竟是什麼大事兒呢?不管他!先祭了五髒廟之後再說!

於是乎,文武百官們一個個麵露狐疑之色,回轉身來,抬腳兒就向偏殿走去。所謂的偏殿,其實有許多。大漢的京師洛陽城內,南北兩宮,自從董太師遷都長安之後,便傾頹廢棄了許多。大司馬入據長安之後,派遣太常馬日磾加以修繕擴建,不但盡複舊觀,還擴大了數倍之多。如今,宣明殿為太後、監國日常理政之所,若是國有大事兒,就得駕臨德陽殿了。

自從南宮宣明殿成為帝國的政治中心之後,北宮和永安宮便空曠無人了。即便如此,在南宮之內,除了宣明殿和德陽殿等幾座大殿之外,也都空蕩蕩的了。一年之前,負責內廷宿衛的光祿勳馬忠上疏言事,提出在南宮之內擇一偏殿,以為日常群臣小憩之所,大司馬允了。

所謂小憩之所,便是文武百官在宮內議事,若是倦了累了,可以在此小憩。若是遇到軍國重事,無法回府,經過光祿勳同意之後,也可以在此處住宿。詔令下達之後,文武百官歡呼雀躍,聲振屋瓦。久而久之,這座偏殿之內也有了廚子,日常的飲宴,也大多在此處。

文武百官返身走來,走過了德陽殿之後,略略轉過兩個彎兒,便聞到了空氣之中彌漫的飯菜香氣兒,偏殿終於到了。走進殿門,偏殿之中早已被隔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房間,房門之外,刻著不同的石數兒。一旦有人走進,服侍的宮女兒便在水牌上寫上屋內官員的名字。

新任河南尹黃琬是中兩千石的階級,在本朝的官製之中,是僅次於萬石的上公、三公和大將軍、驃騎將軍的。三公之中,司徒王允殉國,司徒之位就此空缺,太尉皇甫嵩身在漢中,正忙著收拾劉焉,司空種拂又上疏乞骸骨了,於是乎,萬石階級的,便隻剩下大司馬一人了。

黃琬安步當車,施施然地走進了素日裏常去的天字第三號房間,本朝中兩千石的高官,自然不用和那些中低級官員們去搶座位。一進門兒,黃琬抬眼一看,太仆王翰、少府荀攸、宗正朱儁、大司農趙岐、禦史中丞徐庶、將作大匠、工曹篆魯墨六個人早已赫然在座了。

“哎呀呀!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黃琬見過諸君了!朱老前輩好!諸君好!”黃琬出身世家,是尚書令黃香曾孫、太尉黃瓊之孫,早年就聰慧善辯,揖讓雍容方麵,自然不肯輸了一絲兒禮數兒。“子琰,你來得正好兒!速速坐下,吃完了飯,下午還要措置大事兒呢!”

無論是年資,還是行輩,朱儁朱公偉都是老前輩,舉座之中,便隱隱以他為首了。朱儁雖然是孝廉出身,卻也曾率軍評定過黃巾,也算是本朝軍界的老前輩之一。他的性情爽直,見不得世家大族的揖讓雍容之風。他一開口,在座的眾人便一起謝過,開始狼吞虎咽了。

中午的堂餐雖然豐盛,可是照例是不飲酒的,再加上饑腸轆轆,腹如雷鳴,眾人進食的速度就很快了,如同風卷殘雲一般。朱儁曾經領軍在外,吃飯的速度最快,他緩緩地放下手中的筷子用食巾擦擦嘴巴,然後端起一大碗微溫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抬起雙眼望向眾人。

“諸君,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話兒。今日下午的廷議,恐怕是要議朝儀嘍!”

一聽這話兒,在座的所有人都一齊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滿臉驚詫地望向朱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