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公仁深體我心(2 / 2)

這些難得聽聞的秘辛,在母親盧夫人的密信之中,早已詳述過了,張魯早就了然於胸了。

金牛道艱險曲折,從成都到南鄭就要費上十天半月。南鄭和成都之間的音訊,也是十天半月才通一次。劉焉不知道的是,就在五天之前,皇甫嵩督率大軍,南出褒斜道,經由箕穀,意圖攻陷褒中,不成想褒中的守將張衛巡查甚嚴,漢軍一出箕穀,立刻就被張衛發現了。

張衛立刻傳令全軍警戒,嚴守褒中。皇甫嵩指揮大軍連攻三天三夜,眼看無法得手,兩軍就在褒中對峙起來了。既然漢軍已到褒中,可想而知,劉瑁出褒斜道的大軍,定然灰飛煙滅了,隻是不知劉瑁是否生還。得到消息之後,張魯立刻派出使者,星夜走金牛道報訊了。

“想必州牧還沒有見到我派出的使者,劉瑁大軍潰敗的消息,他還不知道。一旦他得知劉瑁兵敗,生死不知,病情大概是要惡化的。我與劉瑁素來交好,和劉璋的關係卻不怎麼好。若是劉璋上位,對我們張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兒。莫不如讓母親趁機逃回南鄭。”

張魯坐在那裏,仔仔細細地想了半晌兒,這才提起筆來,刷刷點點,親筆寫了一封密信,將自己的看法稟明母親。“來人,將這一封十萬火急的密信送往成都。同時派出人手,接應我母親逃回南鄭。”張魯一拍案幾,輕聲吩咐道。“諾!”左右的親信立刻便下去操辦了。

措置了這一件大事兒之後,張魯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屏風上的那一幅地圖之前,白皙的的手指從地圖上劃過,重重地點在了一個地方上,褒中!褒中以北十裏,就是箕穀口。箕穀北麵就是褒斜道,出褒斜道北段出口便是斜穀,出了斜穀口,經過五丈原,便是渭水了。

褒斜道位於秦嶺南麓,呈東北西南方向布設,向為交通幹道。其北側有一些溪穀溝通秦嶺南北,形成穀道。較大穀道有二:一為太白山西南的兩河口北去,褒水上源支流七裏川上行,越秦嶺,沿馬尾河而下,至槐樹坪出山口,直達渭水岸邊;一為由太白山東側的塘口街北去,循上河至秦嶺梁頂,越過秦嶺,沿伐魚河而下,至金盆裏東側出山,亦達於渭水岸邊

這兩條穀道是通往陳倉的捷徑,由南鄭北上關中,必經褒斜道,兩條道路的區別僅僅在於,到達太白山之後,是向西還是向東。對於漢中而言,隻要守住了褒斜道,就能守住漢中。然而,褒斜道的北段無法防守,隻有守南段的箕穀了,隻要牢牢控製住褒中,箕穀便在手中。

此次皇甫嵩親率大軍,意圖襲取褒中,幸虧張衛警覺,皇甫嵩才未能得逞。可是漢軍連續攻打了三天三夜,張衛所部的損失也頗為慘重,原有的八千郡兵,已經死傷了六七成兒。無奈之下,張魯隻得四處搜羅,將手頭所有的兵都派到了褒中,便是南鄭城裏,也隻剩下了五百親兵和新征召的一千五百郡兵了。到此為止,漢中郡雖說不是全民皆兵,卻也相差不遠了。“唉!先死死守住褒中再說吧。州牧得到消息之後,定然會派出援兵的。”張魯慨然道。

“師君,和城固的訊息終於通了!原來是前日送信的鴻翎急使不慎驚了馬。失足落入山澗之中跌死了!”左右捧著一封書信,興衝衝地進來了。“哦?竟有此事?”張魯終於恍然大悟了。從城固到南鄭,別看隻有區區五十裏,其中有一段十裏長的峽穀,著實難走。往來南鄭和城固之間的鴻翎急使,跌入山澗摔死是常有的事兒。鴻翎急使所得的賞錢,也是最豐厚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嘛。若是不出重賞,又有誰會把腦袋也在褲腰帶上,拚死送信呢?

張魯揮手斥退左右,親手打開了那一封書信,這一封書信卻是他三弟張愧親書的。“大兄師君大人在上:傾聞二兄在褒中力抗並州軍,損失慘重,弟驚詫之下,不勝感慨。城固雖小,良田頗多,弟長思為大兄後盾,征集糧草,絡繹運輸。明日送出軍糧一萬斛,可支一月之用,兩三日可達南鄭。往大兄派人迎候,速速運往南鄭城中。弟公仁頓首拜上,年月日。”

看完了這封信,張魯頓時便喜出望外了,一萬斛軍糧!公仁,你真是深體我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