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玄清道祖見了當前景象,怕是也會奇怪,天湖書院為何主動聯係長安城?
張東雲對此同樣好奇。
“看來長安中人,亦不領褚子的人情。”大宋太尉魏完這時冷冷開口。
褚杏林則神情平靜:“那我隻好先幫長安諸位,以表誠意,還請大宋的各位莫怪。”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更是都感到意外。
“東南陽天的人,插手到東方蒼天來了?”魏完冷聲問道。
褚杏林言道:“不敢,我實無意冒犯諸位,隻是此事確實另有他情,還請諸位罷手,聽我一言。”
許濟誠言道:“褚子可前往我大宋皇都,麵見陛下,向他言明一切。”
魏完等人亦未停手。
褚杏林見狀,便輕歎一聲。
他頭頂也有一枚文曲星亮起,遍照虛空。
這位儒家亞聖,當真言出必踐,真就相助玉清道人,直接便挑上了同為儒家修行的許濟誠。
兩位儒家亞聖頭頂文曲星拱照諸天,各不相讓。
而少了許濟誠之後,餘下魏完、夔牛雷淵和紫曉真人還有田恭,麵對火力全開的玉清道人,平衡頓時被再次打破。
玉清道人眼下同時駕馭九霄環佩、元始慶雲同四象誅仙陣,壓力仍然巨大。
但他眼下卻也有可能殺傷魏完等人。
魏完等人不再有充足底氣跟他對耗等他自行崩潰。
無奈之下,大宋眾人連同夔牛雷淵,唯有暫時撤走。
褚杏林眼見他們遠退,提聲說道:
“東方蒼天的阿難菩薩近日到訪東南陽天,正好也了解到內情,諸位稍後問他便知。”
不論長安還是大宋,眾人聞言均再次愕然。
玉清道人沒有散去四象誅仙陣,元始慶雲也仍然懸浮於他頭頂上空,隻是手掌暫時離開九霄環佩。
大陣內清氣激蕩,向四方散開。
玉清道人靜靜看著褚杏林:“恕貧道無禮,但褚子出言,不盡不實,究竟所為何來?”
褚杏林言道:“非我愛雲遮霧繞,隻是其中情形,非一兩句話所能說清,可惜許子他們無心留下聽我講明。
去過炎黃界,晚些時候如果阿難菩薩仍未返回東方蒼天,我再往大宋一行,為他們說明。
眼下,還要勞煩李真人引我前往炎黃界。”
玉清真人搖頭:“貧道留在此地,由別人帶你返回長安城即可。”
他看向蒼輝的天元蜂分身。
“我聯絡風陽山李掌門來此接替。”蒼輝通過天元蜂分身應下,然後便帶著褚杏林一道返回長安城炎黃界。
褚杏林眼見玉清道人仍然留在大宋神朝的地界裏,不禁暗自歎息。
但他麵上沒有多說什麼。
於他而言,當前首要之事,是見到十二閻羅中的其他人。
原本排第四的“太上化人”李書樓明確表現出自己不拿主意,顯然是將決定權交給了那位“邪皇”明同輝。
也就是眼下名聲沸沸揚揚,甚至已經傳到東南陽天的長安城主。
入了長安城大明宮,見到張東雲,褚杏林當先一禮:“明城主,久仰大名。”
張東雲微微一笑。
大名或許是大名。
但所謂“久仰”就未必了。
長安城也是近年來才在整個東方蒼天闖出大名聲,傳到東南陽天隻會更晚。
在此之前,所謂炎黃界十二閻羅,對於已經成名多年的儒家亞聖褚子來說,怕是很難說有什麼大名。
“閣下行事出人意表,不知目的何在?”張東雲淡然問道。
褚杏林先左右望望:“不知十二閻羅中其他幾位,眼下有幾位在長安城?”
張東雲看了對方一眼:“閣下所來,不是為了長安城這裏有幾人,而是為了東南陽天那邊有幾人吧?”
褚杏林抬頭,同張東雲對視。
但張東雲的麵龐在光輝籠罩下,叫他看不真切。
“明城主法眼如炬,所料不差,褚某正是為此而來。”褚杏林慨歎道。
張東雲麵上不動聲色,內心則鄭重以對。
來自東南陽天的褚杏林突然跑來東方蒼天,亂入了長安城與大宋神朝的戰事。
堪稱行為藝術的反常表現,叫張東雲在最初的詫異過後,很快響起一件事。
根據無敵城係統的探測,東南陽天那邊,有一塊仙跡碎片。
這麼看來,昔年結義兄弟,很可能有一個人,就在那邊。
果不其然,褚杏林看著張東雲,鄭重問道:“昔年‘青帝’,想必明城主應該還有印象吧?”
“當然。”
張東雲眼皮子都不眨。
昔日炎黃界十二閻羅之中,排名第三者。
“青帝”葉青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