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大結局(1 / 3)

荊婉兒和裴談回到大理寺的時候,夜已極深了,整個大理寺有一種肅蕭的氣氛。

月色之下,荊婉兒的麵龐白如霜雪,讓裴談想起第一次見到女孩子的時候,在那驚慌失措的畫舫上,荊婉兒的表情也是如此,麵對生死之時的從容淡定。

“今天本想帶你遊覽長安,沒想到,還是讓你受驚嚇了。”

荊婉兒卻仿佛沒有覺得,微低下的麵上,含著溫婉的笑:“有大人的保護,婉兒才能安然無恙。”

“早些回去休息吧。”裴談的嗓音溫潤,“你也累了。”

荊婉兒抬頭望著他,其實在離開的那幾百個日夜裏,她從沒想到還能這麼近距離地看著他,麵對麵感受到他說話的聲音。

這種感覺,太安穩了。

這種安穩,甚至和她重新回到荊哲人的懷抱,重拾幼時的親情,所帶來的安穩不一樣。

這是隻有裴談能帶給她的強大的定心。

——李家,李嘯正一腳踹翻帶頭的死士:“老夫養你們這幫廢物到底有什麼用?!”

死士被踹翻在地,卻一聲也不敢吭。

身後趴在地上的其餘死士瑟瑟發抖:“裴、裴談他說,荊婉兒是他大理寺的人,若……若要動荊婉兒,就是跟他大理寺作對!”

李嘯似乎氣笑了,他點著地上死士的腦袋:“老夫還怕他一個大理寺嗎?他還敢威脅老夫?”

死士們不敢搭腔,是,他李嘯不怕,可是他們怕啊。

李嘯正想讓人把這幫廢物都拖出去的時候,他李府不養廢人,既然這些人連個裴談和荊婉兒都搞不定,那就別再吃他府上的飯。

就在李嘯要下命令的時候,門口下人匆忙進來通傳:“大人,長樂王殿下來了。”

李嘯滿臉的怒火都頓時頓住了:“誰來了?”

“長樂王殿下,已經到門口了。”

李嘯臉上神情開始不定,長樂王?他府上素來跟長樂王沒什麼交情,這麼晚了,長樂王怎麼會突然來?

但是李嘯再眼高於頂,也明白對方的身份是王侯,是真正被金冊封了王的人。

滕王李元嬰子十八人,隻有長樂王李修琦一人被封了王。

這樣的人,李嘯也不敢得罪。

李嘯丟下這群無能的死士,衝向了前廳。

長樂王用手輕點著台麵,旁邊小廝頭低著小心翼翼奉茶,正在李修琦吹散茶湯上的茶沫時,李嘯進來了。

“老臣恭迎王爺。”李嘯抬手作揖。

李修琦不緊不慢喝了口茶,才把茶盞遞給一旁小廝,接著看向李嘯。

李嘯說道:“不知王爺寅夜前來,是有何公幹嗎?”

這話多少有點內涵的意思,李修琦雖然是個王爺,可是閑散的就像是走馬溜街的紈絝,有公幹也不會找他。

李修琦看著李嘯,兩人都姓李,這大唐姓李的都不必揣著明白裝糊塗,李修琦開了口:“本王今日在長安街逛花市,撞見你府上家奴,跟蹤良家少女。”

李嘯臉都綠了,連臣子的禮數都不顧了,直接抬起頭直視李修琦:“王爺說什麼?……恕臣不懂。”

李嘯臉上浮現出戾氣,跟李修琦的淡漠冷視如同鏡麵。

“本王說的話,還要再重複一遍嗎?”

鬧市之中,調,戲跟蹤良家少女,這兩句暗指的太直白了,直白到好笑。

李嘯猛然低下頭,兩隻手卻藏在袖中握的緊緊的。這若是換了個人做這種事,不是李嘯的話,此刻估計已經嚇得失魂了。

李嘯隻是半晌之後慢慢地道:“臣的家奴不懂事,冒犯了王爺,還請王爺勿怪。”

李修琦依然是那副淡漠到沒溫度的臉孔,身旁的李家仆人已經大氣都不敢出一個了,李修琦說道:“倒是沒有冒犯本王,隻怕是得罪了大理寺卿了。”

就看李嘯整張臉就像是凍幹的豆腐一樣再次僵住。

李修琦此時端起茶,又抿了一口。

李嘯袖子裏的手更緊了,隱約關節都在響,他擠出一絲陰沉的笑:“得罪大理寺卿?臣竟不知道、王爺何時與裴寺卿都有了交情?”

還能親眼看到他的家仆冒犯那個罪臣的賤女兒……

李修琦目光幾乎落在李嘯臉上,而李嘯,竟然就這麼不避諱用陰沉的目光和李修琦對視。

李嘯的眉峰之上,除了戾氣還有一絲傲慢。

一個閑散沒有實權的王爺,真的比得上他一個正如日中天的權臣?

李修琦忽然笑了,他一直都是那種淡漠疏離的麵具,此刻笑了,倒讓人透過那臉想起當年滕王風流天下的影子,“李大人,今日上朝的時候,看見韋相了嗎?”

這話鋒轉的風馬牛不相及,李嘯眸內微沉,“韋相貴為百官之首,臣豈能沒看見?”難不成還想諷刺他有眼無珠麼?

李修琦手指輕點著桌麵,似是閑話一般開口:“韋相居於相位已經十數載,民間已經有一些閑言碎語,韋相自己也覺得年事已高,有意讓位,本王前幾日進宮,還正好看見韋相與陛下正在商討繼任人選的事……”

李嘯冷著臉,他不知道這位閑王又是唱的哪一出。韋相要卸任?那與他又有何幹。

“臣愚鈍,不明白王爺要表達的深意。”

“李大人,還記得當初的裴相嗎?”李修琦的語氣中有一絲陰寒。

李嘯正要答話,一瞬間卻想到什麼,臉色變了。

裴相,裴炎。

李修琦幽然道:“還記得許多年前陛下第一次在位,就曾想要封韋相為相,又是受了誰的反對,才沒能成行?”

李嘯此時已經半邊身子都軟了。

很多人過了幾年舒坦日子,就把以前受過的罪都給忘記了,可惜就算李嘯這幫人記性不好,當今陛下卻記性好得很。

李修琦揮揮手,讓下人把涼了的茶湯端下去,小廝趕緊重新換了一盞新茶端上來。

當時因為裴相的反對,不僅韋氏遭了大難,還招來了中宗的第一次被廢位、顛沛流離十幾年……

李嘯早就沒了剛才的傲慢無禮,此時他渾身都是冷汗,李修琦則還是方才的淡漠微笑:“一朝首輔一朝臣,眼看著又是朝中局勢要更換的時候了。”

丞相是百官首輔,統領百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李嘯的內心都是荒唐感。開玩笑吧,就那個豎子?

李修琦此時繼續悠悠開口:“裴相當年也是年紀輕輕繼任相位,陛下如今也素來不以資曆論資排輩,上要鎮壓權臣,下要安撫百姓民心,李大人以為,誰才能擔當這個最佳人選?”

李嘯臉如死色,他有千萬個不相信,直到他望進李修琦的眼裏,卻發現這位王爺仿佛一瞬間深不見底。

大唐十五名宰相,都姓裴。

李嘯雖然平時仗著李氏傲慢的誰都瞧不上,但是他到底也還不算太蠢,他得罪的人,至少都是他認為能得罪的起的。可以說他欺軟怕硬,但這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