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動手幹起活兒來,那還真是利索,後院轉眼間就收拾出來。
後院有八間房。
正房有三間,他們家又是農戶,人家沒那麼講究,這三間正房當然是老太太住。
是老太太住,其實白了就是王青和老太太住。
劉秀娥住到了東屋。
東屋有兩間房,剩下的三間房自然是給了幾個丫頭住。
丫頭們哪想到他們居然現在可以住這麼大的房子,就算兩個人住一間這房子空蕩的也讓人害怕。
一個個興奮地爬上爬下,收拾起來那是渾身都是勁兒。
王青和老太太出門去采購。
畢竟這屋子裏缺的東西太多。
簡單的家具雖然有,但是已經破敗了不少,而且那窗子上紙都爛的夠嗆。
現在的氣可不暖和了,這一刮風窗子裏都是土。
最主要的是今可是會從包掌櫃和魏掌櫃那裏,拿到結算的銀子。
王青手裏有銀子了,她琢磨著這院子裏都是一些老太太和婦孺可不校
就自己爹那身板弱不禁風的。
家裏還是得有看家護院啊!
當然她也可以把韓家的一些灑到這裏來。
可是畢竟那是韓家的男人們。
在這裏和王家女人們攪和在一起也不太方便。
再了,現在紙坊又不能直接開到城裏來。
把人家弄過來,影響人家幹活掙銀子,這也不合適。
韓家是他們的朋友,又沒有那個義務保護他們。
王青就琢磨著買兩個人吧,起碼得弄一個看門兒的。
再弄一個可以幫忙打雜收拾家的。
當然最好是買一家的,再加上一個男孩兒,可以跟在父親身邊當個廝。
這是最完美的。
她早就已經看到了洪都城牆根兒底下,那裏可是有不少路過的難民都在那裏待著。
市麵上有不少的孩子頭上插草標,就等著把自己賣了能葬自己的父母。
或者讓自己的弟弟妹妹有可以活下去的機會。
白了現在買個人太便宜。
她早就已經聽。
四斤米兒就能買一個大活人。
在現代不可思議的事情。
可是在古代這是常態,畢竟沒人對於這種製度有任何質疑。
沒人覺得這是剝奪人權,反而會覺得你買了她就是救人一命啊。
不賣了自己,家裏人怎麼活下去,他們自己怎麼活下去啊。
和餓死比起來,這似乎不難接受。
兩個人先找到了韓大誌和趙老三,畢竟他們要買的東西多,況且還要買人。
如果沒有兩個男人跟著,一老一出去容易被人欺負。
而且太危險。
別以為難民就都是好人。
王青很有自知之明,自己這個身板,打可是打不過別人。
到時候路上要是被人搶了銀子,那可就麻煩。
得不償失,還是老老實實一些好。
她又不是銀子多的沒地方使。
雖然她扮了男裝,可是她這男裝可不頂事兒。
麵對歹饒時候,也隻不過把他當做一個孩子罷了。
韓大誌聽要買人也點點頭。
這是應該的。
他們現在都清楚家裏就是缺人。
要不是現在糧食還沒有打下來,不然的話。
村兒裏其實應該是買一些人回去。
不光是作坊裏缺人呐。
他們這生意現在蒸蒸日上,要貨的大把,可是他們能做出來的貨那是有數量的。
王青早就和他們商量過,準備讓韓成奎他們每個人買幾個徒弟。
這地裏也需要有人打對。
他們每個人都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幾個人來用,問題是那也不校
起碼紙坊的工作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