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您有沒有跟族老們說明白,這隊伍組建起來可是要聽我指揮的!還有,戰場一上,可就沒有鄉親這一說了,隻有士兵和指揮官!還有,戰死了之後,撫恤金果脯不一定會及時發放的……”胡一舟說了很多他擔心的問題。
“你知道咱們戚家軍的經曆麼?麵對倭寇也好,賤奴也好,咱們戚家軍從沒有腿軟過!族老們聽說了你在寶山城的所作所為之後,當即就開了祠堂,把你的戰功編入了族譜,也祭奠給了列祖列宗們!”
“所以,等你回去,放心的帶著這些青壯去打鬼子!這些年在我們的照拂下,你們這一輩夭折的很少,家裏孩子都多!這回征召的都是家中次子!如果這一批死完了,長子上!再死完了,那就幼子我們這一輩的上!打倭寇,我們戚家軍從不退後!”
大伯說得很重,神情也很鄭重,仿佛在宣誓著某種信念和誓言。
“好!不過請族老們放心,我胡周跟鬼子幹仗,絕不會拚命蠻幹!賠本的買賣咱是不會幹的!對了大伯,這些青壯不會現在就征集了起來了吧?”胡一舟問道。
“沒有!都在家訓練著呢!我把江銘和李方派回去了,這兩個小子訓練新兵沒問題,就先幫你訓著!等你從太原回到九寨,就能接受新兵了!對了,你的軍營給選在了孫家集的村外,就守在三裏峽穀口。在那裏正好守著九寨的進山口,鄉親們也放心!”
大伯把手下的兩員大將給派回了九寨幫忙訓練新兵,算是幫胡一舟解決了一些後顧之憂。實際上胡一舟融合了原主的記憶,對於九寨附近招收到的新兵可是十分期待的!
這些個村寨的男人們都是從小練武,身強體壯,在加上常年在太行山的山上狩獵,絕對是最好的兵源!這些人隻要稍加訓練,練好了槍法和拚刺,幾仗下來就能成為精銳!
並且最大的好處是,各族各村都會定期的組織一下合練當年戚家軍的鴛鴦陣,對於合作戰鬥都有經驗的!這可比放下鋤頭的農夫強多了!
“既然如此……大伯,您還是得幫忙啊!上頭給的槍械太少了,還說讓我從這些修理好的槍械裏麵選出來一部分,我就自己弄了些!您看,我給我現在這五百兵組建了一個營,這是計劃書!”
“如果家裏麵把新兵給準備好了,這些武器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還得再弄些回去!您就幫著把這些輕重機槍和步槍弄回九寨吧!另外彈藥上我還是覺得不夠用,畢竟山西太遠,兵工署就是運送補給也鞭長莫及,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胡一舟說完,把昨晚擬定的編製計劃給了大伯。至於軍官這樣的稀缺品,胡一舟沒跟大伯提及,說了也沒用,還徒增煩惱,幹脆不提。
“這個整編計劃……你是針對著著小鬼子來的吧?一個班一挺輕機槍,重機槍和迫擊炮一拆分放進排裏麵就是一個小隊的火力了!就是連營的人數少了點……”大伯一邊看一邊念叨著。
“這隻是臨時的!如果條件合適,我會把一個營的兵力跟火力提升到跟鬼子的大隊硬抗的程度!當然,在火炮上就要吃虧的多了!所以,暫時的隻要保證保安團拉出來能跟鬼子一個大隊打一下就行了!現在這些人……能跟鬼子一個中隊打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