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至今仍為尋寶愛好者戀戀不舍的地攤市場,規模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那時節,每逢周六、日,天未亮就嘈雜起來,各個位置的古玩小販開始擺開攤子,蹲坐著吆喝聲吸引客人到來。
鑒於天暗霧重,初時未見攤主其人,隻聞吆喝聲,便素有“鬼市”之稱。
後來由於濱海“引場入室”工程,經過一番民眾的熱議和票選,“福倉路古玩市場”被遷移進百米之外,現在位置的“彙寶樓”。
這彙寶樓,原來也不叫“彙寶樓”,本是一座停產了的“江南鍾表廠”,後因這個地攤市場遷入,六層高的廠房被喬裝改造成仿古建築,由於市場這個名頭太俗套了,方才易名為“彙寶樓”。
從此,它便成為濱海黃甫灘上,至今最有氣魄的古玩珍寶交易樓。
目前,彙寶樓對外開放共有五個層麵,一、二樓麵積皆為2100平方,設有固定買賣鋪位共400個,三樓為典當行業的鋪位,四樓沿襲了福倉路的傳統,每周六、日開放,是流動的地攤位。
並且,四樓的營業標準還依照了舊時“鬼市”的傳統,當天蒙蒙亮,人們還在沉酣的好夢中時候,這裏就已經敲鑼打鼓,人聲鼎沸,比之菜市場還不遑多讓。
下午兩點多鍾,洪老帶著陸遙趕到這裏,四樓已經是快要過營業時間了,“鬼市”的規矩,三點鍾便必須收攤。轉一轉,沒什麼收獲,老人家便決定領陸遙上五樓見一下老朋友,順道看看有沒有什麼珍品。
“五樓上是拍賣行!每一季度都有古玩商會的人主持,商會的會長常駐這裏。他也算是我的一位舊友!”
這番話,陸遙並沒有聽進去,他這會兒正在四樓開闊處,全神關注一位少年。
一位年齡絕對不超過二十的少年,少年衣衫襤褸,頭發亂糟糟的猶如鳥巢,單手背著個麻袋正遊走於三樓各個典當鋪位間。
陸遙是從剛才步入大樓時,就注意到少年的。起初他隻是覺得,對方的身影與自己的過往重疊。想當初,他不也是靠著撿破爛、買賣舊書而考上大學的。
但幾經觀察之後,陸遙發現,少年的麻袋裏有三個氣息,正是他布風水陣所需要的火、金、土三個能量,而且靈蘊含量菲薄。
“那個少年麻袋裏麵,肯定裝著個強明以前的古董……”陸遙根據以往經驗做出判斷。
聽到他嘀咕,順著他目光望去,洪老便了然笑道:“哦!原來是他啊。周佺!這行當裏的小地鼠,隔三岔五就會跑來兜售一些土物。遇上些賞眼的主,一趟能賺個萬把塊,就三四天不見人;若是光景不好,一麻袋東西全當給看好的攤子,也能撿回兩三百塊。”
“地鼠?”陸遙好奇地皺起眉,回頭看向洪老。
“就是掘墓盜寶的。說好聽了叫‘摸金校尉’,南方人俗話叫‘土夫子’!”
“就是電視裏演的奪寶奇兵那些?那該多危險!”
感覺陸遙語氣有些擔憂,洪老覺得他想多了:“不!周佺沒那個能耐。他頂多就混跡於咱們濱海的建築工地裏頭,你也知道濱海,也算個古城,有兩千多年曆史……”
陸遙點頭稱是,就跨步向前,不等洪老反應,他人已經轉向樓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