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乃是清流。
哪怕嚴紫萱入了宮,也一樣沒能改變嚴家在朝中眾人心中的形象。
嚴紫萱入宮之後,嚴尚書便大怒,對外宣稱,以後嚴紫萱無論在宮裏過得怎樣,都與嚴家無關,嚴家不會插手帝王的後宮事。
這樣一來,反倒叫隆慶帝心中對嚴家更加信任起來。
就是嚴紫萱,在宮裏也還算受寵。
之前除了婉婕妤跟胡才人之外,就數嚴紫萱了。
且不說林軒對於嚴家是個什麼想法,至少嚴子恒不會拿嚴家的百年清譽當兒戲,因而對於賑災一事,他必是會盡心竭力的。
到此處,林軒反倒稍稍放了心,不管這人的人品怎麼樣,至少能夠對百姓有好處,這就夠了。
再者林軒也會暗中派人盯著,真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她也不會坐視不理。
暫且不說別的,至少這嚴子恒在賑災方麵確實是出了大力氣。
災民最重要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吃飽肚子嗎,隻要人餓不死了,就有希望,就能活下去。
嚴子恒將糧食在當地換成了麥麩,一斤糧食換三斤麥麩,還有其他零零散散的雜糧。
平日裏一斤糧食能換五斤麥麩,但發國難財的商家永遠不缺,即便是如此,也叫原本能夠養活一個人的糧食變成了能夠養活三個人的雜糧。
再加上快要入冬了,雖然之前幹旱,好在秋收的時候也不是一無所獲,家家戶戶的也都還能活的下去。
省著點吃,一家子一天就吃一頓飯,省下來的口糧,再加上每日裏官府都發放一碗麥麩,這樣子就能掙紮著活下去,等過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天氣暖和了,怎麼也能吃的上東西。
不拘是草根還是樹皮,隻要人餓不死,這日子就有盼頭。
就算是明年春上這旱情還是沒有解決,到時候大不了也能帶著家人逃荒去。
看官府現在這個表現,至少也不是打算不管不顧的模樣。
有官府管著呢,就算是貪官汙吏,也不可能半點口糧都不給留下來。
再者現在看起來,這位欽差大人也不像是貪官汙吏的樣子。
人有了盼頭,這日子就能繼續往下奔。
嚴子恒倒也有腦子,山東河南等地,其實河流湖泊真是不少。
來領了賑災糧的百姓,他都會通知一下,若是能去幫著修建水渠,一天就能領三頓飯的口糧。
能多領點口糧,誰能不樂意呢,領三頓飯的口糧,隻吃兩頓飯的多了去了,剩下的一頓飯口糧這不就攢下來了。
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糧食,到最後居然也並不比豐年打的糧食少了。
而且還將水渠修建好了,即便是明年春上依舊幹旱,水渠裏也不是半點水都沒有的,這樣子下來,明年種糧食至少不會半點收成都沒有,
林軒聽了之後心裏都聽佩服這人,雖然說這人有負於她,但在為官這一點上還是做的不錯的。
隆慶帝心裏也高興啊,這嚴子恒是他選出來的人,做的好了他的臉上當然也有光彩。
https://8./book/62981/48840111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