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翻出針線來,興致勃勃的要為李誠繡香囊,搭配了幾色絲線都不滿意,“不如配成墨綠色的底子?”初一在一旁插話道。
希音聽了,就要找出來配著看,誰知翻了半天也找不出來,“明日出去一趟就是了。”
又讚初一道:“真真是心靈手巧,人也勤快,飯菜也做得好。你那日做得紅燒肉,阿誠愛吃的很。”又將自己之前為李誠下廚的趣事說了。
初一笑道:“夫人是大戶人家,精細慣了,自然覺得新鮮爽口,哪裏曉得,我們平日裏雞鴨魚肉便是最上等的美味了。”
希音便催著她去廚房,“還是快些教會我那道紅燒肉,等他回來了,我好做給他嚐。”
初一感歎道:“老爺真是好福氣,娶了您這樣一位,模樣一等一的好,心地善良,難得是竟沒有一點架子。”
希音卻笑道:“哪裏是他有福氣,我倒覺得是我有福氣才嫁給阿誠。”
第二日,兩人吃過早飯便出了門去買點絲線布料,順帶逛逛。
青陽這個地方並不算大,希音走在街上招來不少人側目,畢竟這個小地方很少有如此出色的美人,不過好在民風淳樸,倒也沒惹出什麼事端。
二人買好東西正往回走,到巷口的時候,突地有人在身後喊:“前麵的娘子且等等。”一回頭原來是一個胖胖的婆婆在後麵喊她,希音停下:“婆婆,您是在叫我嗎?”
初一有些警惕的盯著來人,那婆婆卻有些自來熟,“可不是在叫你。”又笑吟吟的湊近問道:“早晨見你從阿誠家裏出來,不知你是阿誠的什麼人?”
初一道:“你問這個做什麼?”
那婆婆了然笑笑:“你們別怕,我就住在阿誠隔壁,姓劉。”
希音笑道:“婆婆莫怪,我嫁過來也沒幾日,阿誠又出門去了,也沒去左鄰右舍拜訪。”
“怪不得。”劉婆婆說著打量著希音讚歎:“阿誠真是好福氣呀,能娶到這麼標致的娘子。”
劉婆婆頗是話長,絮絮叨叨說了一路,希音卻是聽的津津有味。
“哎,可惜李家三娘子去的早,要不然得有多開心呀,總算是讓她放心了。”劉婆婆歎息道,“就是你的婆婆。阿誠他娘。”
“想當年,李三娘子一個人帶著阿誠來鎮上的時候,阿誠才一點大,現在都娶親了。”劉婆婆繼續絮叨著。
希音卻抓住一點:“婆婆,您剛才說我婆婆當年她一個人?”
“對呀,阿誠是三娘一個人拉扯大的,他那個狠心的爹我們一次都沒見過,三娘也從來沒有提過。”劉婆婆說著,臉上浮現懷想的神色。
說話間,兩人已回到家門口,希音還想問什麼,劉婆婆說道:“阿誠三天兩頭出門走鏢,你平日裏有什麼事就來找我,陪我這個老婆子說說話。”說著推開了大門。
初一見希音一直埋頭不語,也識趣的不多話。
希音心中一直思量李誠之事,他們成親之時,堂上隻置放著亡母靈位,可見李誠父親並未亡故,隻是多年不曾相認。
她的哥哥登永裴,第一次握筆時時爹爹手把手教的,第一次握住劍柄也是父親親自教導,睡前有父親讀故事書聽,可以騎在父親的背上玩,家中更有祖父母,叔父嬸娘疼愛。
希音又憶起徐明明之前所說,整個人凶惡的很,眼神冷冰冰的,定是母親去世,世上再無可戀人事。這樣一想,希音更是疼惜李誠命途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