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無冬那邊已經動身,紀五福這邊自然也不能再睡了,新娘子因為要“上頭”的緣故,是會比新郎更累的。
紀五福換上喜服,端坐於妝台前。
先要做的是“上頭”。“上頭”並不單指上妝與挽髻,還有“開臉”這一過程。
“開臉”時需要用細絨絞去新娘臉上的汗毛,使麵部更為光潔,看起來更細嫩妝容更服帖。
為紀五福“開臉”的是京城來的赫赫有名的張喜婆,據聞經她手開臉送出的新娘子成親後都三年抱兩,喜氣連連。
這位張喜婆見過的達官貴人也不少,初時解無冬派的人找到她時,她還以為又是哪家貴人小姐要出嫁,沒想到一上了馬車,顛顛簸簸地竟被人拉到了這雞不下蛋鳥不拉屎的偏遠山村——
她張喜婆,竟要為一個山村婦人挽髻開臉麼?她何時受過這樣的氣!正要沉下臉來大罵一通,一機靈的小丫頭便給她捧來了四錠雪花銀……每錠五十兩的那種。
兩百兩!
就算是京城裏的貴人小姐們出嫁,也斷沒有花兩百兩請一位喜婆為自已開臉的!哪怕她是張喜婆,每次出手也隻不超過一百兩!
這家人出手闊綽,她沒有跟錢過不去的理由。待進了喜房,迎麵走來一熟人,心裏又是震驚不已!
大家都知道,女子出嫁時,梳頭得找“好命婆”,可真正的“好命婆”哪有那麼好找!能做得了“好命婆”的,都必須是全福之人!
何謂全福之人?明月裏的多數人隻認為全福之人是指上有父母健在,有丈夫,下是兒女雙全的婦人。但其實,真正的全福好命婆,除了必須是父母雙全之外,丈夫的父母也必須雙全,下有兒女成雙,兒女亦已成婚,又各生兒女……
四代同堂!
而京城裏就有這麼一個眾所周知的“好命婆”,如今亦出現在這位紀家小娘子的喜房中。
這位“好命婆”雖是年近六十,身子尚算硬朗,京城裏想請她幫忙梳頭的小娘子們不計其數,可她卻不輕易被人說動。
一來,當“好命婆”替人梳頭隻是她曾家境艱難時接過的活,後來家底漸漸殷實起來,便不再出來拋頭露麵掙這幾個子兒。二來她兒子可是朝廷官員,雖官階並不高,但也是個官身。
如今這紀家不但能將人請動,還請到了這麼遠的山村裏來……
張喜婆心下一凜,將方才輕視的心思收起來,認真地為紀五福開起臉來。
開臉之後得先梳頭,那“好命婆”上前執起沉香木梳,邊替紀五福梳起頭來,口中邊唱道:“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無病又無憂,多子又多壽……多美好的祝願啊,紀五福忍不住在心裏跟著唱道。
“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最後一梳,“好命婆”望著銅鏡中紀五福清澈明亮的大眼,對這毫不扭捏怯澀的姑娘很有好感,“有頭又有尾,此生共富貴。”
“謝謝婆婆。”紀五福道,看著身披鳳冠霞衣的自己,雙眼卻有些酸澀。
大抵,天底下沒有女子會不喜歡如此華麗的嫁衣吧——
大紅色的立領斜襟繡花長襖外,搭配的是一條足以令人一眼窒息的雲肩,雲肩上繡滿了精美得令人眼花繚亂的繁花刺繡,如盛放的蓮瓣的飄帶上點綴著不下百顆的珍珠,並不大,卻小巧渾圓,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