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陵沒想到的是,才隻是第一次轉生,這個“清”的程序就已經開始啟動了,這或許將決定,下一次轉生之際,不滅真性變化的數量及質量。
那還有什麼好說?
既然存在這個可能,則日行不輟就是了。
被分割的第二塊時間,許廣陵用來重新推導從普通人到大宗師的階梯,又或者說把已有的階梯進行改良。
在這個方麵,他不是化繁為簡,而恰恰相反,是化簡為繁。
明明一步就可以過的地方,要分成兩步、三步、五步甚至十步。
而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在化簡為繁的同時,化難為易。
老實說,這並不容易。
哪怕以許廣陵前世的積累,推導起這個來,也頗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仿佛重回當初的時候,他剛剛成為老人的入室弟子。
那時,每天學習回顧總結老人所授的知識時,差不多就是這樣。
這樣的感覺,久違了。
而正因為如此,龐大的知識被調用,讓許廣陵以這個目標為核心和運轉,進入了再學習的階段。
這個過程,許廣陵很熟悉!
在醫之一道,學習、汲取、重構各種知識,由“大”邁入“宗”的時候,是這樣的。
在藥之一道,是這樣的。
在音樂一道,也是這樣的。
在廚藝一道,同樣也還是這樣的。
……
也因此,如果這次這個學習的過程能一直順利進行下去,那麼不遠的將來,他可能會再度成就一門大宗。
不是醫之大宗。
不是藥之大宗。
也不是其它雜七雜八的大宗。
而是關於大宗師本身的……
大宗!
那也注定會是最特別的一個大宗。
所以這個推導和解析的過程,許廣陵很用心,而不是“隨意落子”。
第三塊時間,許廣陵則是用來博覽。
來到這個世界,目前他還沒見過一本書。
但前世,他遍走天下,通過鑒天鏡,也差不多收羅了遍天下所有的書,不能說把地球上100%的書都一網打盡,但網羅程度至少也是90%以上了。
當時,他一天隻讀一千本左右,自始至終都是這樣。
而剩下的那些浩如煙海的知識,始終靜靜地等候在那裏。
而這時,他也便靜靜地坐在那裏閱覽。
坐在樹屋裏,或者直接半坐半躺地倚靠在大樹的枝椏上,在漸曉的晨曦中,漫翻書卷。
意識裏的書卷。
從史前到新世紀。
從東方到西方。
從宗教到科學。
從自然到人文。
從關關雎鳩,到量子糾纏,也從弦論,到彈琴複長嘯。
偶爾根據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數學曲線為素材,來組合音階,譜一曲或平和或激蕩或還算中聽或如同鬼叫的曲子來。
如此等等。
這些就是真正的博覽了。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當然也不存在什麼收獲預期。
閱覽,僅僅隻是閱覽。
如駕著一葉小舟泛行在近乎無邊的大海上,舟行在哪裏,便是哪裏。
那既是起航,也是歸處。
6093/46874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