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有消息了(2 / 2)

血祭也不再用人血,而是換上飛禽走獸的鮮血,不過也不是尋常畜生,最少也要有些靈性的奇珍異獸方可。不過也有被草海族民看重的神靈人祭依舊是用活生生的人,**著身子,和其他六畜三牲一樣的祭品堆放在一起,打理的很幹淨,不會有蓬頭垢麵的模樣,在眾人冷漠的目光裏瑟瑟發抖,想叫叫不出,想哭淚卻已經幹了,隻能癡癡的看著南方,思念夢裏的故鄉。

祭祀的手段也依據三禮不同而異,有燔燒、灌注、瘞埋、沉沒、懸投等等。祭之禮,兼及三望日、月、星,取法燔柴於壇,以實柴祀日月星辰,將牲玉等祭品加於柴上,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達之,燔祭時煙氣升騰,直達高空,易被神所受。

而灌注則是以血祭祭社稷,蓋以滴血於地,如鬱酒灌地。降神以香氣為主,獻神之前先灌酒,用香氣濃鬱的鬱香草調和鬯酒,香氣就能隨著灌地通達於黃泉。盛酒的勺以圭璋為柄,兼合玉的潤潔之氣,禮地隻尊神。

瘞埋要容易些,將祭品埋沒,祭山神和地神所用,看上去和灌注相似,不太容易分辨。

沉沒則是祭水神所用,將祭品沉入水鄭鷹鳴角地處山巔,沒有河流湖泊,便以水缸替代,沉入祭品。祭品以玉帛沉璧居多,不過在別處尚有投人入水的習俗,也不知道這樣有違合的祭祀,水中諸神會是怎樣的一番感觸。

懸投也是為了祭祀山神,將祭品璧玉懸掛或是投擲遠處,不必陳列祭具,算是最為方便的一種祭祀手段。

神靈不同,所用的祭品各有不同,祭祀的法子也不同,但大抵上能從古法之中窺得幾分模樣。不過骨雅的祭聖典,除了這些正神之外,似乎還有些異神夾雜其中,而且為數還不算少,祭品較之正神有過之而無不及。至於祭祀所用的手段萬變不離其宗,但總有毫厘之差,似乎在這些祭之禮中隱藏了什麼不為外人所知的名目。

祭大典從前一入夜直到翌日清晨,中間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人心思都在祭聖典上,相柳兒便是其中之一。

再有半個時辰就要亮了,祭大典業已過半,一夜過罷,祭隻餘尾聲,但是這樣風平浪靜,的確有些出乎意料。

相柳兒神色清冷,凝視著祭台前的壤駟葵。壤駟葵此刻已有疲態,不過仍在勉力堅持。

一道人影從山下疾步而上,到了相柳兒身側站定,壓低聲音道:“撥汗,有消息了。”正是斛律封寒。

“哦,是什麼?”

“從瑤庭傳回來的消息,在額爾古附近出現大甘騎兵的行蹤。”

“額爾古?這是幾前的事?”

“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