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落花人獨立(3 / 3)

參名異事,通一同情。故曰: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群臣。

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曰一。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君臣不同道,下以名禱。

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參同,上下和調也。

凡聽之道,以其所出,反以為之入。故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聽言之道,溶若甚醉。

脣乎齒乎,吾不為始乎;齒乎脣乎,愈惛々乎。

彼自離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輻湊,上不與構。虛靜無為,道之情也;叁伍比物,事之形也。

叁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虛。根幹不革,則動泄不失矣。

動之溶之,無為而攻之。喜之,則多事;惡之,則生怨。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

上不與共之,民乃寵之;上不與義之,使獨為之。

上固閉內扃,從室視庭,咫尺已具,皆之其處。以賞者賞,以刑者刑,因其所為,各以自成。

善惡必及,孰敢不信?規矩既設,三隅乃列。

主上不神,下將有因;其事不當,下考其常。

若天若地,是謂累解;若地若天,孰疏孰親?能象天地,是謂聖人。欲治其內,置而勿親;欲治其外,宮置一人;不使自恣,安得移並?大臣之門,唯恐多人。

凡治之極,下不能得。周合刑名,民乃守職;去此更求,是謂大惑。猾民愈眾,奸邪滿側。

故曰:毋富人而貸焉,毋貴人而逼焉;毋專信一人而失其都國焉;腓大於股,難以趣走。主失其神,虎隨其後。主上不知,虎將為狗。主不蚤止,狗益無已。

虎成其群,以弑其母。為主而無臣,奚國之有?主施其法,大虎將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寧。法製苟信,虎化為人,複反其真。

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欲為其地,必適其賜;不適其賜,亂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將用之以伐我。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下匿其私,用試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

故度量之立,主之寶也;黨與之具,臣之寶也。臣之所不弑其君者,黨與不具也。

故上失扶寸,下得尋常。有國君,不大其都;有道之臣,不貴其家。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備危恐殆,急置太子,禍乃無從起。

內索出圉,必身自執其度量。厚者虧之,薄者靡之。虧靡有量,毋使民比周,同欺其上。虧之若月,靡之若熱。

簡令謹誅,必盡其罰。

毋弛而弓,一棲兩雄,其鬥顏顏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貴,事乃無功。

夫妻持政,子無適從。

為人君者,數披其木,毋使木技扶疏;木枝扶疏,將塞公閭,私門將實,公庭將虛,主將壅圍。

數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將逼主處。數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將不勝春風;不勝春風,枝將害心。公子既眾,宗室憂唫。

止之之道,數披其木,毋使枝茂。木數披,黨與乃離。掘其根本,木乃不神。

填其洶淵,毋使水清。探其懷,奪之威。主上用之,若電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