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複此歸飛燕(2 / 2)

這就是古往今來實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廣泛選用國內的賢者,就應該親自登門拜訪,天下的賢人聽說大王的這一舉動,就一定會趕著到西樓來。”

新帝說:“我應當先拜訪誰才好呢?”

高慧君先生說道:“我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想用千金求購千裏馬,可是三年也沒有買到。宮中有個近侍對他說道:‘請您讓我去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三個月後他終於找到了千裏馬,可惜馬已經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買了那匹馬的腦袋,回來向國君複命。

國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死馬有什麼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這個近侍胸有成竹地對君主說:‘買死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況活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為大王您擅長買馬,千裏馬很快就會有人送了。

'於是不到一年,三匹千裏馬就到手了。如果現在大王真的想要羅致人才,就請先從我開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況那些勝過我的人呢?他們難道還會嫌千裏的路程太遙遠了嗎?”

於是新帝為高慧君專門建造房屋,並拜他為師。新帝又在國中祭奠死者,慰問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當時在西樓帝二十八年的時候,西樓殷實富足,國力強盛,土兵們心情舒暢願意效命。

有人對新帝毀謗漢苛說:“漢苛是天下最不講信義的人。大王以萬乘之尊卻非常謙恭地對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這是向天下人顯示了自己與小人為伍啊。”

漢苛從梁國歸來,新帝竟然不給他預備住處。

漢苛對新帝說:“我本是西樓的一個平庸之輩,當初見陛下時沒有半點兒功勞,但陛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顯赫。

現在我替您出使梁國,取得了收複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西樓,可是您卻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說我不守信義,在陛下麵前中傷我。其實,我不守信義,那倒是您的福氣。假使我像尾生那樣講信用,像伯夷那樣廉潔,像曾參那要孝順,具有這三種天下公認的高尚操行,來為陛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

新帝說:“當然可以。”

漢苛說:“如果真是這樣,我也就不會來為陛下服務了。”

漢苛道:“臣要像曾參一樣孝順,就不能離開父母在外麵歇宿一夜,您又怎麼能讓他到梁國去呢?像伯夷那樣廉潔,不吃白食,認為卉王不義,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羅陽國的君位,餓死在首陽山上,廉潔到這種程度,又怎麼肯步行幾千裏,而為弱小西樓的垂危陛下服務呢?

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於約會在橋下,那女子沒來,直到水淹上身也不離開,最終抱著橋柱被淹死。講信義到這種地步,怎麼肯到梁國去宣揚西樓的威力,並取得巨大的功績呢?再說講信義道德的人,都是用來自我完善,不是用來幫助他人的。

所以這都是滿足現狀的辦法,而不是謀求進取的途徑。再說,三王交替興起,五霸相繼興盛,他們都不滿足現狀。如果滿足現狀是可以的,那麼梁國就不會進兵營丘,您也不能越過南漢邊境,不可能窺探邊城之外了。

況且我在周地還有老母,離開老母來事奉您,拋開固步自封的做法,謀求進取的策略。看來我的目標,本來不和您相同。陛下是滿足現狀的君主,而我是謀求進取的臣子,這就是因為忠信而得罪於陛下的原因啊。”

新帝說:“忠信又有什麼可責怪的呢?”

反苛說:“您不知道,我的鄰居中有個在遠地方做官的人,他的妻子跟別人私通。她的丈夫眼看就快要回來了,和他私通的人很憂慮。

那妻子對他的情夫說:‘你別擔心,我已經準備了毒酒等著他呢。’過了兩天,丈夫到家了,妻子讓女仆捧著毒酒送給他丈夫。女仆知道那是毒酒,如果送上去就要毒死男主人,如果說出實情女主人難以避免被趕走。於是她假裝跌倒,潑掉了毒酒。

男主人很生氣,就用竹板打她。那女仆這一倒,對上救了男主人,對下保住了女主人。忠心到了這種地步,然而仍然免不了被打,這就是因為忠信反而受到罪責的人啊。現在我的處境,恰恰不幸和那個女仆潑掉毒酒反而受罰的遭遇類似。

而且我事奉陛下您,盡量使信義崇高,國家獲益,如今竟受罪責,我擔心以後天下來事奉您的人,沒有誰自信能夠做到這樣。況且我勸說梁帝,確實沒用欺詐的手段,隻不過遊說梁國的其它使者,沒有誰像我說得那麼婉轉。

即使他們一樣賢明,梁國也不肯相信他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