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朔風如解意(1 / 2)

李姝接下手諭直接打開來看,左邊蓋有玉璽印,以及皇帝的親筆。上麵寫著:梁軍來犯,朕甚感憂傷。今將東南二部軍歸於李姝部下,任其指揮。傳朕手諭,不得已,先斬後奏,朕特許。望君平安歸來。

“謝吾皇。”李姝說道:“我今晚啟程,請公公轉告皇上,臣必不辱使命。”

公公點頭:“是,是。我這就回去稟告皇上,先告辭。”

李姝笑了笑,擺擺手。公公請。

顧子愷送公公走後,容謝進來,他神色複雜地問道:“宮裏來了人,可是發生了什麼?”

“我今晚就走。”李姝雙手捏成拳頭,沉重地道:“梁軍已經打進來,新亥幾乎破城,看樣子梁軍之前裝作等待緩兵就是為了找機會讓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好一舉攻破。”

她沒有時間跟容謝解釋,匆匆忙忙地離開。漢軍跟著將軍先出發,李姝隻需要帶一小部分騎兵,主力在李姝未到之前,全部是五皇子接替了去。

從這裏到新亥,長途跋涉,整整要半個月的時間。李姝挑選的馬,是草原上的烈馬,速度比一般的軍隊要快很多。不出一天,李姝就能趕上將軍的隊伍。

大梁攻打新亥,其實是故意探探南漢的虛實。李姝當初還以為他的目標是對準淮邑,現在想來,不得不佩服對方的手段。

容謝同李姝一起趕往新亥,路上遇到不少埋伏。當經過馬穀的途中,發現不少南漢士兵的屍體。這些屍體留有溫度,是剛不久前死去。另外有其他外人的屍體,分辨不出誰是誰。

李姝翻著他們的臉仔細看,發現這是江湖上的人。他們的握劍方式與軍隊有很大的出入,不是經過嚴格的訓練。唯一的解釋,有人泄露了消息,李姝皺著眉,將一把沙子捏碎。

原本以為不用多久就可以追到隊伍,可李姝連夜趕路,半點影子都沒有看到。她甚至覺得是不是迷了路,還是哪個在位置變化。

陰陽交換,昏暗不明,李姝意識到這裏有八卦陣。她下馬,找到光的正反方向,順著水源找下去,看到叢林裏隱藏著一條路。這路窄小,容得下兩人並肩通過,軍隊是不可能走這條路。

做出決定後,李姝按照原路返回,花費不少時間破解八卦陣,才得以和將軍相遇。

將軍說途中殺出一片來路不明的人擋路,損失了一些士兵。好在他們的力量混散,解決幹淨了。

所有人看向李姝時,無人覺得不對勁。她以少年模樣示人,是許多人都知道的。在這裏,除了親信以外,大家隻知道她叫暮言。皇帝的遠親,太子的堂弟。

“副帥看起來這麼小,什麼時候上的戰場?”七皇子痞痞地笑道,有意無意地問話。

李姝恭敬地回答道:“十二歲。”

“五哥,你說在外麵長大的男孩子,是不是個個善戰?”七皇子拉了下韁繩,哆哆幾聲。“你看父皇,本皇子都十八了,還是第一次。”

五皇子無所謂答了一句:“打仗是玩命的,你想清楚點。籲——”他調轉馬頭,朝著後備軍騎去。李姝無心理會他們,空時會和容謝說幾句,全是關於如何應對梁軍的計策。

半個月後,抵達新亥,正值漢軍陣容整齊,號令嚴明,士氣旺盛,將梁軍殺了回去。李姝帶人突襲梁軍營帳,借著月色遮擋,梁軍抵擋不住,紛紛敗退。

好景不長,漢軍發兵到了太原,得到情報:梁軍圍攻列可,列可危在旦夕。

當所有人的反應過來時,列可已經沒有救了。將軍和五皇子出兵列可,留下七皇子和李姝守城。

夜晚,李姝對手下將領們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隻要有利於戰局,專擅也無妨。現在列可圍,新亥兵力充足,應該速去救援,如果死板地按照命令去執行,豈不坐失良機?”

“副帥說的在理。七皇子怎麼看?”

“那便依副帥的意思,撥一隊軍隊給將軍助援。”

“屬下這就去辦。”

五部將領於是領軍隊出新亥,行進到了列可,與梁軍元莽率領的三千個騎兵相遇。將領指揮部下與敵交戰,結果大敗梁軍,擒梁將元莽。

另一邊,李姝和七皇子分開作戰。李姝率漢軍推進到章平門安營紮寨。當天晚上,天降大雨,滿山皆水。李姝不敢絲毫大意,引親兵在營外巡視,見濕地上有行人腳印,立即策馬而還,率領軍隊向前五裏後才駐紮下來。手下將領不明白為什麼,李姝說:“以前安營的地方是梁軍代兵的地方,很危險。今轉移到此地,稍覺安全,但須嚴加防範,警惕梁軍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