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仙山頵羝(2 / 3)

史籍上也說不出個因果,而史官們這樣的說辭,終究堵不住悠悠之口。

一時間,關於此戰的緣由,神界中眾說紛紜,但那場大戰誰也沒有親眼目睹,眾人都拿不出來站得住腳的證據,種種言論終究隻是猜測。

而這件事情,於神界之中流傳了幾萬年,最終成了一段無人證實因果的傳說。

但凡是傳說,大多時候,都要死人的。

但這一戰並非全無好處:神界易主,冥界潰敗,卻也換來了兩族三萬年的太平,也給了接連經曆兩次大戰之後損兵折將,實力大減的神界,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神冥兩族從此以後,便實實在在的結下了梁子,雙方明爭暗鬥了三萬多年,雖從未消停,但也隻是小打小鬧,卻未曾真的大動幹戈。

三萬年後。

許久不起戰事的神界,風平浪靜了好些年,各家神仙們也都拋開修行,隻醉心於享樂,懶散的不成個樣子。

也有一眾神仙,或是看厭了塵世紛擾,幹脆離了神界,找一處仙山避世而居,不問世事,悠然自得,樂的自在。

若是許久不翻看神籍,神界的子孫後輩,怕是全然不知道這些人的存在。

孽搖頵羝山與神界其他的仙山相比,沒有恢弘的宮殿,沒有林立的屋宇,也沒有隨處可見的衣飾華美的仙娥,但卻比神界其他的仙山更能讓人記住,不僅是因為頵羝山上有神界最大的扶桑神樹,還因為頵羝山是神界之祖——金烏一族的隱居之地。

說是隱居,卻也不是與世隔絕,頵羝山的山門這幾萬年,也從未合上過。

孽搖頵羝山是東海外地勢最高的仙山,山上靈氣繚繞,很適合修煉,頵羝山上除了淩暉殿中金烏一族的聖尊一家外,也有許多神階不高的神仙住著。

山上最大的建築當數淩暉殿。

淩暉殿是聖尊一家人在頵羝山上的居所,淩暉殿依山而建,形製四方四正,看著十分規整,是聖尊當初住在昆崳山上的時候找人修葺的,殿中雖有幾間屋子,卻都不大,各個屋子與牆壁都是用普通的青石磚砌成的,華貴不足,卻溫馨有餘,殿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木,處處綠蔭,山上氣候溫宜,住起來也很舒暢。

淩暉殿的地勢相對山上其他的建築民居來說要高出許多,無論站在淩暉殿中哪個犄角旮旯,抬眼一望,整個頵羝山便能盡收眼底。

頵羝山上最大的扶桑樹,在頵羝山上佇立了好幾萬年,怕要比山上許多神仙的年歲都要大些。

扶桑神樹兩兩環抱,相扶相依,挺拔入雲,長在淩暉殿外的青石牆百步以外。

扶桑樹生的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枝葉上綴著一叢叢的赤槿花,一朵朵赤紅色的花朵緊密的挨在一起,開的很是熱鬧,金黃色的花蕊中溢出絲絲清香,在日光下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著。

赤槿花與世間其他的花都不盡相同,它生命力很是頑強,一叢之上,一日花開數百朵,朝開暮落,落又複開,朝朝暮暮,生生不息。

頵羝山便是世間唯一可以看到這風景的所在。

扶桑神樹的性子極好,許多年來,無論是過往的鳥獸還是神仙,它都一視同仁,皆是來者不拒。

它一直守護著頵羝山,對頵羝山上的神仙,更是有求必應。

往來的神鳥若是飛的倦了,大可以落在枝頭上棲息,而各家神仙路過頵羝山時,也勢必會專門到扶桑神樹前拜上幾拜,以求神樹庇佑。

後山林茂竹修,青翠籠鬱,雲山霧罩,流泉飛瀑,景致宜人。暘穀的山泉和著錯落有致的竹林,遠遠地望過去,像極了畫仙剛完成的水墨丹青。

六合之間,神仙的居所,再沒比這裏更舒適的了。

上古神祇金烏一族的長輩青蓮聖尊,攜著一個徒弟與兩個孫兒,也住在這孽搖頵羝山上。

隱於神界之外,居於仙山之中,不問世事變化,不理六界紛擾,這日子過得,倒也十分清淨自在。

金烏一族的太元聖母,是混沌孕育的花神,她是世上第一株青蓮所化而來,眾人便也稱她為青蓮聖尊,天地初開時,便生在暘穀,於西海的數曆山上修煉了十幾萬年後,擁有了無邊的法力。

她是太陽神的妻子,卿玨與卿珩的父親扶桑大帝,是她和太陽神的兒子。

她還有一個女兒,便是貴為神界女仙之首的西王母。

一雙兒女皆為神界之主,聖尊的尊貴不言而喻。天帝與神界眾人尊她為聖尊,卿玨與卿珩兄妹們則是喚她一聲婆婆。

然而聖尊看著很是年輕,眾人麵對她時,或許會忘記,她曾經有過一對十幾萬歲的兒女。

眾人隻聽說過頵羝山上有位德高望重的聖尊婆婆,而神界中有緣目睹過她真容的,也不過寥寥數人。

但即便無緣見過聖尊,神界眾人亦知道,聖尊的駐顏之術,舉世無雙。

扶桑大帝在神界失蹤後,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無人看管,聖尊便將他們兄妹接了過來,與自己之前收的一個徒兒,住在一起,搬來這頵羝山上,想來也已經有三萬多年。

如今已經幾十萬歲的她,仿佛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可做,整日在庭前吃茶賞景,偶爾再去後山上照料親手栽種的一眾花草,過得閑適得很。

話說回來,幾萬年來日日都重複做一樣的事情,任誰都會生出幾分厭煩。

於是,聖尊開始對這頵羝山上整天無所事事,又時常不在身邊作陪的兩個孫兒,率先生了些不滿。

但聖尊起先隻是將它藏在心裏,也沒有什麼事情,非逼得她能將這些不滿放上台麵來。

但前段時間,不大的頵羝山上,發生的一件事情,卻讓聖尊受了不小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