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後新政(1)(2 / 2)

劉肇臉上露出笑容,上前扶起她,“綏兒,太好了,你能醒悟就好。”

鄧綏凝望著劉肇,說道:“但臣妾有三個請求,請陛下恩準。”

“別說是三個,十個也行。”劉肇迫不及待的回道。

“第一,對臣妾的兄弟族人,不額外加恩。”

劉肇讚同的點點頭,“可以。”

“第二,冊封大典一切從簡,郡縣官吏毋須送賀禮,也不必入京朝賀。”

“這……”劉肇稍有猶豫,隻聽班昭說道:“陛下,娘娘做事一向低調,從簡,您就答應娘娘吧。”

劉肇這才點頭答應,“好,朕答應,第三呢?”

“第三,臣妾受封後,仍住嘉德宮,不移居長秋宮。”

劉肇不解,搖頭問道:“這是為何?這可不合規矩。”

鄧綏說道:“柔兒新喪,臣妾痛悔不已,如果移居長秋宮,難免睹物思人,徒增悲傷,請陛下體諒。”

劉肇點點頭,“也罷,朕依你就是。”

接著鄭眾宣詔,鄧綏領旨。

三日後,良辰吉日,崇德殿內舉行封後大典。

“維大漢永元十四年春三月,皇帝詔曰:貴人鄧綏天資卓異,懿範出眾,仁聲廣被,德冠後廷,深孚朕望,今冊封為皇後,上承宗廟,下統嬪妃,內則輔佐君王,外則母儀天下,欽此!”

鄧綏鳳冠後服,雍容華貴,麵帶微笑,明豔照人,與劉肇並排坐在禦榻上,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

後宮則在耿惜的帶領下一起來到嘉德殿向新皇後請安。

眾嬪妃魚貫而入,拜倒齊呼:“給皇後請安! 皇後壽安永寧,福祚千秋!”

鄧綏坐在上座,麵帶微笑看著大家,“平身!”

眾人齊回道:“謝皇後!”後起身各自坐好。

鄧綏斂起笑容,不怒自威:“本宮叼天之恩,位居中宮,心中十分不安,唯恐才德淺薄,力所不及,有負聖恩。所以本宮衷心地希望大家能竭誠相助,共同管理好後宮,為陛下分憂,為朝廷解難,為江山社稷盡到咱們的義務和責任。”

馮萱率先說道:“皇後賢明,眾望所歸,但有所命,臣妾不敢不遵!”

耿惜瞥了馮萱一眼,心裏滿是不屑,嘴上卻隨著眾人說道:“臣妾謹遵皇後懿旨!”

鄧綏欣慰地點了點頭,“興國在於節儉,敗國由於奢糜,自古而然。本宮自選入宮,目睹宮中奢糜之風盛行,常懷憂懼之心,經再三考慮,決定禁絕奢糜,倡行節儉,為天下垂範。從即日起,所有嬪妃以及下人,膳食一律減半,嚴禁宴飲歌舞,貴人每頓兩葷兩素一羹,美人兩葷一素一羹,秀女兩葷一素,下人一葷一素,糕點果品、絹帛布疋、胭脂宮粉等物也.一律減半,本宮已傳旨內署照此施行,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持。”

早在昨天鄧綏便將內署令蔡倫叫到跟前問起內署每年用於後宮的膳食費用,得知後宮費用年年在遞增,去年是八百三十萬錢,今年達到九百萬錢,如果算上糕點果品的費用,每年最少需要一千二百萬錢左右。

數目之大,令鄧綏吃了一驚。她迅速算了一筆賬,如果將膳食和糕點果品的費用都減去一半,每年最少可以節省六百萬錢左右。當下命蔡倫,將後宮所有嬪妃、包括宮裏人,膳食和糕點果品一律減半。

鄧綏的話音未落,宮中早已是嘈切一片。

潘美人尖著嗓子喊道:“一下子減了這麼多,這日子還怎麼過呀?

李美人也跟著說道:“兩葷兩素,還不如百姓家的膳食,傳出去就讓人笑話。”

去年新進宮的孫美人也嚷嚷道:“咱們好歹也是皇妃,以後總不能伸手找娘家要錢過日子吧?這也太寒磣了。”

任嬙翻著白眼,嘲諷道:“從咱們牙縫了摳這點兒錢,國家就興旺了?”

鄧綏威嚴的目光掃了這些個七嘴八舌的人,眾人不敢再說話,便聽鄧綏說道:“大家一時接受不了,本宮完全可以理解。但你們心裏明白,本宮心裏也明白,即使減掉一半,日子也不至於過不下去,與尋常人家相比,還是很優裕的。大家都知道,朝廷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很窮困,陛下經常因為拿不出錢糧賑濟災民而寢食不安,夙夜難寐,難道咱們日日鍾鳴鼎食,夜夜宴飲歌舞,就這麼心安理得嗎?所以減膳撤樂、倡行節儉,事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