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拒受後位(1)(1 / 2)

崇德殿內,劉肇高坐在禦榻上,百官站立兩側。

劉肇目光冷峻地看著眾位大臣,威嚴的說道:“陰氏的死因,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乃是膳食中毒而死,並且有證據表明,鄧貴人有投毒嫌疑。這本來是後宮的事,沒有必要拿到朝堂上來說,但既然牽涉到鄧貴人,牽涉到立後,就不僅僅是後宮的事了,而是朝政大事,天下大事! 究竟是不是鄧貴人呢?以朕對鄧貴人的了解,她是絕不可能幹這種事的,其中可能另有隱情,但陰氏已死,難以查證。所以朕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一是你們對此事有什麼看法,二是立後的事怎麼辦。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怎麼想就怎麼說,不要有任何顧慮。”

背後支持耿惜的一個大臣出列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證據確鑿,鄧貴人難辭其咎。陰氏雖然被廢,但畢竟是先皇後,鄧貴人為泄私憤下此毒手,實在令人齒冷。我大漢以仁德治天下,陛下也曾告誡臣等要唯德是舉,這種無德之人何堪統禦後宮,母儀天下?請陛下明鑒!”

另有大臣也附和道:“張大人言之有理! 害死一個被打入冷宮的罪人,雖然不是什麼大罪,但卻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鄧貴人在陛下麵前為陰氏求情,請陛下饒她不死,背後卻下此毒手,足見其為人之虛偽,心腸之狠毒,這樣的人怎麼能母儀天下?絕不可冊立為後,請陛下收回成命,改立有德之人為後!”

有幾個大臣一起道:“請陛下收回成命!”

劉肇冷哼了一聲沒有說話,目光卻向張禹等人看去,張禹出列說道:“各位大人,各位大人,茲事體大,不可操之過急。陛下剛才不是說了嗎?害死陰氏的不一定就是鄧貴人,其中可能另有隱情。如果真是如此,鄧貴人豈不是要蒙受不白之冤?所以臣以為還是要慎重其事。清河王,你說呢?”

劉慶正在想著查案一事,陛下將這個案子交給他,他不得不接,但回到家細思後卻想到劉肇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不由嚇的一身冷汗,夜裏將此事跟耿憐一說,耿憐也是後怕,後悔不該摻和這件事。猛聽的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一怔道:“張大人說的對,本王奉陛下之命正在查此案,凶手到底是誰還不能妄下結論,以鄧貴人的為人,本王也覺得她不大可能是凶手。”

陳禪也連忙道:“幾位大人眾口一詞,說鄧娘娘假仁假義,欺世盜名,偽善邀寵,臣實在不敢苟同。陛下不相信鄧娘娘是這樣的人,臣也不相信鄧娘娘是這樣的人。”

有大臣駁斥道:“大人說話要有證據,不能憑自己的好惡主觀臆斷。臣也不敢相信鄧娘娘是這樣的人,但證據就擺在麵前,臣不能不相信。”

周章出列說道:“證據也要分辨真偽,有些證據可能是真的,有些證據也可能是假的。”

劉肇讚同的點點頭,“周章,你繼續說。”

周章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以臣愚見,正因為證據確鑿,才透著人為的痕跡,似乎有人刻意要用這些證據證實是鄧娘娘害死了陰氏;尤其是在鄧娘娘就要封後的時候,其用意也很明顯,就是想以此阻止鄧娘娘封後,為自己製造機會。”

有大臣慍怒道:“純屬一派胡言! 你說有人刻意製造證據,栽贓陷害鄧貴人,謀奪皇後之位,能指出此人是誰嗎?”

周章沉著應對:“不能,但下官相信,王爺和各位大人心裏多少都有幾分明白。”

那大臣絲毫不服,不顧劉肇的臉色越發深沉,仍然不顧的說道:“證據假在何處?陰氏所用的膳食不是鄧貴人送的嗎?虎皮褥子不是鄧貴人送的嗎?虎皮褥子上血寫的“鄧”字不是指鄧貴人嗎?”

周章回道:“這些下官都不否認,但請王爺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您是鄧貴人,眼看就要冊封為皇後,會在這種時候幹這種愚蠢的事嗎?即使要幹,會讓人輕而易舉地抓住把柄嗎?何況以鄧娘娘的仁德寬閎,又怎麼會幹這種事呢?在此之前,陰氏屢次栽贓陷害鄧娘娘,鄧娘娘不僅毫不計較,而且屢次請求陛下不要追究,這等胸懷,非常人可比,下官死也不信她會幹出這種事來。”

那大臣也回道:“這正是她偽善之處! 她這麼做無非是想沽名釣譽,謀取後位,如今見後位馬上就要到手,於是迫不及待地要害死陰氏,以泄多年積恨!”

周章夷然一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下官相信上天有眼,絕不會讓無辜受屈,好人蒙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