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來是個萬人嫌(1 / 2)

紀蓉風風火火,說做就要做,說什麼都要去把王家的禮給退了。

紀大成又開始抽煙,紀蓉問王家的禮放哪兒了,他就蹲在地上一邊吐煙一邊說:“不成。”

紀老太誇張的哭起來,哭的鄰居又跑來看,還以為紀家又出了啥子事。

紀蓉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拉著紀安偷偷問了兩句,徑直走進紀老太和紀老漢的房裏,從箱子裏翻出一個木盒子,兩卷細布。

木盒子裏是十兩銀子,這十兩銀子,在曄湖村的購買能力十分大,用現代的等式來表達,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這裏的大米1石合60公斤,如果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米價大約在每石400文銅錢,所以王家給的十兩銀子,足足可以買到25石大米,夠一戶人家吃一年的了。

但實際上,曄湖村哪裏有能天天吃得上大米的人家,除了過年過節,這裏人人家裏都是紅薯黑麵雜糧,能吃的上大米的人家,都是城裏的富戶或者村裏的大地主。

“爹,你不陪我去,我就和小安兩個人去。”

紀老漢見紀蓉態度堅決,歎一口氣走出家門割豬草去了,紀老太沒了主心骨,哀哀切切看著紀大成,盼著兒子能做主。

紀大成當然不能眼看著女兒“跳火坑”,在他看來,守著景飛鸞不放的紀蓉就是被迷了心竅,明明之前裝的十分乖巧要嫁王家,這回見了景飛鸞就死活要嫁給景家,那景家小子算是個什麼東西,也配得上他天仙似的女兒。

雖然現在的紀大成老實肯幹,但他年輕時和村裏幾個壯小夥子一起是有名的混混,專愛惹是生非,娶了牛榆心之後才收了心,否則不知道還能惹出什麼事。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拳頭硬,心氣也高,生了紀蓉這個漂亮娃娃從小當做寶貝養,總覺得自己女兒長成這樣就是配給皇帝當妃子也使得。

誰曉得那年景爺爺救了牛榆心的老爹,也就是他的老丈人,他捏著鼻子認了娃娃親算是報恩,現在老丈人都死了不知幾年了,他的女兒還是要賠給景爺爺的不成器孫子。

誰讓當年景飛鸞對著兩個女娃,一指就指了紀蓉,要是指了紀瑤,他根本不會攔著紀瑤嫁到景家去。

紀蓉自己拿了銀子和細布就要往門外走,紀大成狠下心,跟女兒放狠話:“你今天出了這個門,就……就別回來了!”

紀蓉抿嘴,她當然知道紀大成是說氣話,今天這個禮是說什麼都要退的,紀大成在氣頭上,她不能和親爹計較。

“大成,你讓她去!”

父女兩人都驚詫的轉頭。

誰都沒想到,一直躺在床上養病的牛榆心居然出來了,她搖搖擺擺的掀開簾子,紀瑤聽到聲音,也從旁邊屋子裏出來,走到牛榆心身邊扶住她。牛榆心一向溫婉,言行舉止得體,也還算孝順公婆,可惜身子不好,掙命一樣給紀大成生了三個孩子之後常常得病,日常隻能躺在床上養著。

算算日子,牛榆心也在床上躺了三四年了,期間就縫縫衣服,最多做一頓飯,紀大成一句埋怨也不敢有,偶爾紀老太囉嗦兩句也消了音,畢竟她病懨懨的這麼多年,紀老太就算再不曉事,也能知道紀大成多偏向她。

村裏都說牛榆心有福氣,生了個天仙似的女兒,丈夫公婆又好說話。

牛榆心在家裏說話是有分量的,隻是紀蓉從小被慣壞了,牛榆心有心無力,索性不管她了。現在紀蓉好不容易要做一件有點良心的事,牛榆心雖然對她冷了心,但看在她是自己女兒的份上,少不得下床給她說一句話,顯示自己當娘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