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5年,冬,十二月)
某大學物理研討會上,幻燈片的光,亮得有些晃眼。
“按照理論,一個物體超過光速就可以導致時間靜止或者出現倒流,雖然可能,但卻並不可行。因為人自身是承受不了光速或者光速以上的速度,更何況當今科技,並不能達到這個速度。”
底下的一眾理工科大學生耐心聽著,不時紛紛點頭。
“可是,如果是人的靈魂呢?”高銘笑著問了句,然後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個圈。
“人的靈魂,我們姑且稱它為靈魂,由等電子構成,在受到強刺激的情況下,脫離軀體而存在,我們稱之為休克或者死亡,那麼,當它受到更強刺激,比如說閃電或者由隕石墜落產生巨大能量的時候,又會怎樣呢?而在這種情況下,在另一個時代,如果出現同樣的情況呢?”
下麵一陣議論紛紛。
高銘在黑板上畫了第二個圈,同時,在兩個圈中間劃了一條線:“如果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時空,等電子以雷電為載體,用流星產生的能量作為推動力,”他穿過中間界線,將兩個圈連在一起,說:“不同時空之間的界限,開啟一道口子,等電子,也就是人的靈魂,包括人的意識,從這個時空,以光速或者突破光速的速率,向另外一個時空轉移。也就完成了我們所說的穿越時空。”
一片唏噓之聲,學生紛紛舉手。
“這位同學。”高銘收了粉筆。
那位同學站了起來,問:“這些都是您的推測不是麼?您有什麼可以證明?”
高銘方才還意氣風發的臉上露出一絲黯淡,勉強笑了笑,說:“的確,如這位同學所說,這一切都是本人的推斷,沒什麼可以用來證明的。”
這話一說出來,底下一陣議論紛紛。
//
四個月前,洛陽市A大附屬醫院。
三樓靠窗的一個床位,窗簾沒有被拉緊,陽光就滲透了進來,有些耀眼。
床上的女孩兒,手指微微動了下,周圍人交談的聲音漸漸地傳了進來,從模糊變得清晰,轉而變得真實起來。她微微皺眉,用手撫上自己的額頭,掙紮著,睜開眼睛。
白色的天花板,周圍是白色的床單,醫院特有的酒精消毒味道,窗外晃眼的陽光……
——這裏是……二十一世紀!
護士見她醒了,驚呼著很快去通知病人家屬。
門被關上又被打開,她茫然地望著四周的一切。
而後,就聽見腳步聲匆匆。最先進來的是高銘。
他一進來就問她感覺怎麼樣了,她有些不適應,略微點頭,回答說:“還好。”
“這幾天先好好休息,等到身體恢複了再來所裏上班。”高銘說著,忽然想起一件事,“哦,對了,你媽今天來了。”
“我媽來了?”她的目光有些躲閃不宜,說著這句,可心思完全不知道在哪兒,隻覺得腦子裏亂得厲害,她忽然問道:“我在醫院躺了多久?”
“大概一個月吧,”高銘看著她的目光,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遲疑著,問她:“怎麼了?”
一個月,才短短一個月。
“織錦,你是不是回到過去了?”高銘說這話的時候,身子微微挨近她一些。每當要說重要事情的時候,他總會這樣。
“可能隻是一場夢。”她說的不清楚,高銘皺皺眉,試探著,問:“你是不是看到了什麼?”
織錦想了會兒,正要回答,門外便進來了一個人。
杜澤看了眼織錦,問候了句,就跟快跟高銘說了幾句話,大概意思是古墓挖掘工作大概到了關鍵時候。
織錦看出了他的難處,說:“沒事,所長,你先忙。”
“那好,晚些時候再來看你。”
手機關了機,她打開手機就看見媽媽給她發的信息還有很多未接電話。
她生病在床的日子,一定把媽媽急壞了。
她很快給媽媽發了個信息報平安,覺得自己沒什麼事,下午就辦了出院。
計劃到五點鍾的時候去火車站接媽媽,期間,她有三個小時的時間。
考古所距離醫院太遠,下午就要去接媽媽,她怕時間不夠,就在醫院附近的一家餃子店坐了會兒。
點了一碗餃子,然後打開手機wifi。
八月份的天,洛陽這邊還很熱,好在,餃子店開了空調,裏麵溫度不是很高。
她一邊吃餃子,一邊打開瀏覽器,單手打字,皺著眉,小心翼翼地,輸入了“高久視”三個字。
界麵很快跳了出來。她用心一字一字看完,等到看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原本還熱氣騰騰的餃子已經有些冷了。
“平南王”“宋織錦”,一頁一頁反過來,最後,她竟鬼使神差地往裏麵輸入了“十一”二字。
餃子已經冷掉了,她的眼睛牢牢盯住手機,呼吸不覺慢了下來,不知怎的,眼眶裏麵竟有了一些霧氣。
電話忽然響了起來,是媽媽的電話。她吸了吸鼻子,很快調整好情緒,然後接通電話。
“織錦,我已經到了,你在哪兒呢?”
“不是五點鍾到麼?”她心裏麵咕噥了一句,瞥了眼掛在牆麵上的石英鍾,連忙擱下餃子,“我馬上到。”
“怎麼不是你所裏的人來麼?”電話那頭,有些吃驚。
“啊,我出院了。”“身體挺好的,沒必要再住院了。”她怕媽媽擔心,又在後麵補了一句。
“我說你這孩子……”
她現在趕車來得及,沒時間聽她罵完,連忙打斷說:“媽,我去接你,馬上去接你。”然後很快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