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恐怖票房(1 / 3)

華納公司的慶功會不是沒有道理的,本來華納公司預計到大多數觀看影片的影迷,都隻是為了觀看這部電影華麗的演員陣容,還有就是出於對這部影片的好奇才到電影院親身欣賞影片的。因為考慮到是劇情片的關係,全美目前隻有三千二百四十三家影院上映此片。可是,第一輪放映就出現了所有的電影院全部爆滿,而且還有很多城市出現了觀眾排隊等候購票的情況,在追星最瘋狂的洛杉磯,甚至出現了長達兩晝夜排隊購票的情況出現,由此可見這部影片的吸引力。

首映禮的成功給華納公司吃下了定心丸,巴裏早在一個星期前就在好萊塢比弗利山的希爾頓酒店預定了這場豪華的慶功宴會,如今果然取得甚至超過了預期中的效果,那還不喜出望外。

整個慶功會和一年一度的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規格一無二致,大量的電影明星,當紅歌手,電影導演和好萊塢的名人紛至遝來,整個希爾頓酒店群星閃爍。

沒有在第一時間參加首映禮,但在好萊塢其他影院看完我們這部影片的斯皮爾伯格、老牛仔伊斯特伍德、沃卓斯基兄弟、馬丁.斯科塞斯、邁克爾.曼、亞曆山大.佩恩、克裏斯托夫.諾蘭、彼得.傑克遜等著名導演激動不已,親自趕到慶祝會現場為我喝彩;查理茲.塞隆、麗芙.泰勒、安吉莉娜.茱莉等好萊塢大美女在電影院看完影片後,獲知有這麼個慶功會,也前來致賀,將整個慶功會推向了高潮。

今天是好萊塢的節日,是華納公司的節日,也算得上是我的節日。無數的人在看見我的時候,都露出尊敬的神色來,紛紛為我舉杯祝賀。在他們心目中,能夠創造出這樣一部偉大作品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人,而可以用神奇來形容。

到晚會的最後,梅爾.吉布森這位好萊塢最佳銀幕愛侶也帶著妻子羅賓趕來捧場,可以說,當今好萊塢最紅的巨星全部都加入到今天的狂歡中來,讓華納公司和我賺夠了足夠的麵子。

娜塔麗.波曼自從首映禮結束後,就緊緊地跟在我身邊,接受著所有人的祝賀。此刻在她心目中,我的地位顯得又高了許多。

當然,我也沒有忘記劉依菲和安以萱她們,每次都會照顧到她們的感受,讓她們始終沒有冷場的感覺。其實,我的照顧更多的是心理方麵的,麵對著三位風格各異的東方美女,那些好萊塢的大導演、大情聖們可沒冷落他們,許多更是開出了高額片酬,目的自然是博得美人的歡心。

不過三位女孩都清楚,私下裏的接洽漢文集團都是不承認的,而且現場這些人,並不具備獨立製片的資格,所開出的也大多都是空頭支票,所想的不過是占占便宜。對此,除了薛愷琪表現得稍微熱心一點外,安以萱和劉依菲則顯得過於冷漠了。

確實,華人女星在好萊塢星途黯淡是眼前不爭的事實,至少在我眼中這些女演員裏就沒有一個真正稱得上成功的,即使是最近炒得最凶的章紫宜也不例外,因為她始終沒有打入主流電影市場,飾演的都是一些非常另類的角色。

造成華人女演員始終紅不起來的原因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認為有以下的原因:第一,美國人最關注的中國片是功夫片和武俠片,雖然這兩年我的異軍突起,在好萊塢甚至可以用呼風喚雨來形容,但絲毫不能改變一般美國觀眾的這種偏見。在一般美國人的心目中,我已經不僅僅是個華人影星,美國人從我所在的“魔幻男孩”組合的性質把我認定為具有美國思維的人,尤其是今天首映的《愛與夢飛行》更是把這種認識打上了深深的美國烙印,可以說,在他們心目中,我就是美國人,所以我的成功也就相對容易得多。這也是當初我選擇從男孩組合著手,進軍美國歌壇和演藝圈的原因,為的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排他性。事實證明了,我的決斷是正確的。

但是我的成功並不意味著華人在好萊塢地位的徹底提高,換作其他演員,即使有我成功的例子存在,在美國發展仍然是舉步為艱,因為這是由民族特性決定的。對一般美國人來說,中國功夫充滿了神秘感,功夫片和武俠片帶來的是一種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驚奇,這才是他們最關注的。

李小龍讓“功夫”成為一個通用的英語詞彙,文風大哥、李廉潔此後成為好萊塢耀眼的雙子星座,但他們靠的都是拳打腳踢,沒有真正融入好萊塢的主流影片中去。我的成功出位靠的是“魔幻男孩”組合的力量,但將我推上事業巔峰的卻是我的三部武俠題材的作品《踢館》、《仙劍奇俠傳》和《軒轅劍》,尤其是《軒轅劍》,由於炒作到位,再加上因緣湊巧,更是成為了全球電影市場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這三部影片的成功,更是把這種“功夫”意識帶上了頂點。相對而言,女明星在“功夫”上的魅力顯然不如男影星,因此盡管楊紫瓊、劉玉玲、胡凱利等已經在好萊塢大顯身手,但從戲份、地位和飾演的角色等標準來衡量,她們的影響力還是很微弱的。

第二,角色的限製是華人女星無法逾越的障礙。隻有經曆坎坷、感情複雜、內心世界豐富的角色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而得到這種角色的可能性對在好萊塢闖蕩的華人女星來說幾乎等於零。因為好萊塢電影的製作者大多數是西方人,他們通常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東方女性的,對東方女性的理解和刻畫不夠真實、客觀、準確、深刻。

在好萊塢影人的眼裏,有一對孿生的“滯定型”來定位華人女性,一個是“妖魔型”,她們通常是陰暗、墮落、****的化身;另一個是“天使型”,她們顯得美麗、純潔、隱忍,而這兩者正好代表了好萊塢電影中東方女性的兩個極端,讓西方人既感到恐懼又感到誘惑,所以在抉擇上更是顯得難以琢磨,因此索性拋棄這樣的角色,即便有也隻是點到為止,絕對不給華人女演員以發揮的空間。

這種簡單化的思維定勢使華人女星長期處於劣勢,甚至可以說是顯得非常被動。成衝就曾抱怨自己加入到好萊塢後最大的痛苦,是至今未找到一個真正的好角色。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下,作為一個漂亮的非白種女人,從早期的黃柳霜、關南施、盧燕到如今的章紫宜、鄔君枚、白玲,除了“打女”的角色外,她們在好萊塢似乎隻能飾演妓女、妖女、小妾、窮家女或其他讓西方人覺得刺激的角色,她們始終不能進入主流影片市場,可以說是好萊塢所有華人女演員的悲哀。

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監製的好萊塢大片《藝妓回憶錄》,就是帶著這種思維拍攝的。章紫宜雖然獲得導演羅勃.馬肖的賞識,出演片中第一女主角小百合,但她的屈辱是可以想像的。在片中她將和飾演母親的龔麗大打出手,還將受到出演師傅角色的楊子瓊的調教,其中有不少折磨,可以說演的是日本女人,但丟的卻是華人女演員的臉麵。

總的說來,在好萊塢,華人女星一般靠“脫”上位,靠打成名。如果想真正在好萊塢站住腳,還少不了用身體去賄賂製片商和導演,甚至為了取得大牌明星的認可,成為歡場上的交際花,而這絕對是我最不喜歡看到的。

前幾次回香港,我就向劉依菲和安以萱分析過這個問題,她們聽到後冷汗淋漓,自此以後就不再********想著到好萊塢發展。當然,盡快構築我的漢文商業帝國,加快資本的積累程度,然後以某種契機作為突破口,一舉收購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逐步在好萊塢影片中推廣華人文化,進而提高華人演員的地位,達到思想上的真正交流,使中國人不再神秘,這將是我以後發展的重點。隻有從根本上改變美國人的思維定勢,才能從根本上扭轉華人女星在好萊塢的地位,湧現出可以比擬妮可.基德曼、珍妮弗.洛佩茲、哈裏.貝瑞這樣優秀的演員出來,當然,這需要數十年的努力,至少劉依菲她們這代是沒有希望了。

慶功會當夜,華納公司敞開了酒水和食品供應,據說僅僅在名酒上的消耗就達到了上百萬的美元,讓不少此中高手笑逐顏開,決定今晚是不醉不歸,痛快地暢飲一番。

就在我和娜塔麗.波曼竊竊私語,說著纏綿的情話的時候,邁克爾.曼找上了我,向我討教執導心得。對此我有些震驚,這個兼製片人、導演、編劇為一身的電影奇才,居然會向我這個後輩討教成功經驗,確實遠遠地超出了我的認知之外。

邁克爾.曼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芝加哥。與其他不少苦熬出頭的導演一樣,他先是為電視台製作劇集,並埋頭撰寫電影劇本。這一段時期的曆練無疑對邁克爾之後的電影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於是拍攝電視劇出身,邁克爾的電影總是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感受,不會是專討影評人歡心的陽春白雪;而他為電視台製作的幾乎是清一色的警匪劇集,顯示了導演對類型片的興趣和天賦。他加入好萊塢後執導的《盜火線》、《驚爆內幕》、《借刀殺人》,可以說是一名成功導演必須研究的教材型影片,通過學習這些影片的劇情,了解其間的技巧,能夠使一名導演迅速成熟起來。當初我執導影片,也曾經在這方麵狠狠鑽研了一把,沒想到今天老師反倒來找我這個學生來討教問題了。

就在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的時候,《蝙蝠俠》的執導者克裏斯托夫.諾蘭,《杯酒人生》的導演亞曆山大.佩恩都加入到我們談話的圈子裏來。這兩位可都是好萊塢的新銳導演,但他們執導的影片在風格上都有其獨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