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將軍帳眾人的臉色盡收眼底,對於攻打高句麗部落此事,幽州官軍可謂是眾誌成城。
趙逸並未說話而是將蓋在桌上的白布拿掉,露出了下麵的遼東地圖,上麵紅藍兩色筆墨,已經清楚的將幽州官軍與高句麗部落的防守勾勒了出來。
見到這張圖紙,軍營中的幾位將軍臉上露出振奮的神情,原來趙逸早有打算。趙逸將地圖鋪在桌子上,指點了幾個地方:“這幾處均是戰略要地,我們要秘密搶占。”說著趙逸扭頭看了看太史慈,“太史慈將軍,先帶四萬官軍離開,之後今夜率領四萬幽州官軍,控製住這幾處地方。”
太史慈躬身應命,下去點撥兵士了。如此做有兩點好處,一來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二來見到幽州官軍大隊離開,也可使得慕白放鬆對官軍的戒備。
之後趙逸叫來了李望,詢問了李望一下高句麗部落的防守情況,高句麗部落並未建立堅固的城牆攻勢,所部依舊沿襲著遊牧民族的傳統習慣。
不過先前為了應對夫餘部落的進攻,慕白命令兵士砍了不少的樹木,做成簡單的木樁,用以防備夫餘部落的進攻。
“若想攻入高句麗部落,必須要先行破除木樁阻礙。”李望將高句麗部落的情況說出,看了趙逸一眼後,又說了一個很重要的情報,“將軍,高句麗部落雖然多數部眾仍然保持著原來的生活作風,但是在部落中心卻有一座城池,可容納十幾萬人,裏麵糧食儲存充足,非短時間能夠攻破。”
這城池建立多年,原來是為了應對夫餘部落等遼東部落的攻殺。不過自從高句麗部落一躍成為遼東地區實力作為強橫的夷族部落,城內的百姓紛紛搬出開始在城外生活。但是關於城池的修築,高句麗部落卻沒有停止過。
“前日卑職在高句麗部落之時,曾進入過城池,經過這幾代高句麗首領的修築,其城池堅固程度不比我幽州城池差。且城內又有不少屯兵之處,若是強攻的話,沒有三四個月,隻怕難以攻下。”李望將城池的情況說出。若是圍困高句麗部落,其困難程度比當日的廣寧之戰猶有過之。
而且如今形勢與廣寧之戰還大不相同,羌渠是被趙逸誘入沒有糧草的廣寧縣城,但是高句麗部落城池梁操齊備,休說官軍圍困一個月,就算是再多幾個月,高句麗部落也不會畏懼。而這十幾萬幽州官軍卻無法在同一地點呆這麼長的時間,因為幽州大軍內,不僅隻有幽州大軍,其中更有各郡城的兵馬,幽州大軍可以在高句麗所部久留,但是郡城兵馬就不同了。
如今幽州東部近五個郡城兵馬,都來到了遼東地區,郡城內防守力量空虛,若說現在幽州外部夷族實力大減,但若真有兵士不計傷亡進犯幽州的話,造成的危害或許比丘力居所部造成的危害更大。若是那樣的話,且不說朝廷不會饒了趙逸與那幾個郡城大人,看著四散逃離的百姓,這些官軍自己心中都不會放過自己。
剛才將軍們紛紛請命進攻高句麗部落,李望之所以沒有像那些將軍一樣群情激憤,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以幽州十幾萬大軍進攻高句麗部落,勝利是必定勝利的,怕的就是幽州官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趙逸對李望的擔心好像並不怎麼在意,隻是說了一句:“李大人請勿著急,此事本官已經有了主意。”
見到趙逸這自信滿滿的樣子,李望也並沒有說什麼而是躬身走了下去,因為趙逸是幽州牧,幽州的統治者,身為遼東郡守的李望隻能給趙逸提提意見,之後如何行動,還要趙逸拿主意。
劉備聽了李望的話,卻是臉色大變,若是舉幽州之力進攻高句麗部落耗費的時間過長,或者是官軍被高句麗部落拖住了。一旦幽州有大事發生,那麼趙逸可是要負很大的責任。
“大人,如今高句麗部落與昔日的羌渠部落情況大不相同,我部若是耗費的時間太長,引發幽州較大的動亂,可就有些得不償失了。”考慮到利益得失後,劉備再次勸解了趙逸一句。
不過此次不是勸解趙逸進攻,而是想讓趙逸撤軍。趙逸看了劉備一眼,心中暗說劉備此人搖擺不定,如今形勢已經到了現在這步,若是撤軍的話,必定會引起幽州官軍的動蕩,兵士士氣必定會一落千丈。
趙逸並沒有理會劉備的勸解,而是目光堅定的說著:“玄德兄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