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部落將軍這一副副義憤填膺的神情,尉仇台心中也有些權衡不定,尉仇台是不希望也不想與官軍交手,因為與官軍交手,無論自己是敗還是勝利,對自己部落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
對於尉仇台來說,擊潰李望所部官軍,並沒有什麼困難。但是李望背後站的卻是幽州八萬官軍,其中還有智謀無雙的趙逸,與無雙悍將典韋、太史慈這等享譽幽州的英雄人物。尉仇台實在是沒有信心與恐怖的趙逸交手,怕一個不注意,就使自己所部兵士死無葬身之地。
但是麵對帳內群情激湧的將軍,尉仇台撤軍的命令一直開不了口。無奈之下尉仇台隻得下令,密切注意高句麗部落的情況,等待時機再出動。
剛才直言的軍師聽到這話,心中暗說首領不愧是首領,既沒有把話說死,也沒有打消自己部眾的積極性,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見到帳內的將軍,都走了出去,尉仇台深深的呼出一口氣,心中對趙逸的怨恨已經達到了極點,自己計劃很好的事情,偏偏被幽州大軍搞垮了。
雙方就這麼對峙了三日,這三日尉仇台沒有主動進攻李望,而李望也沒有主動招尉仇台,雙方好像商量好了一般,雖然彼此雙方劍拔弩張的,但卻好像是處在一個平衡點上。
雙反交戰,講究的是下手為強,但是製敵先機需要有必勝的把握,但是現在交戰的雙方,均沒有必勝的決心。
夫餘部落將軍,因為此事請戰的不少,與其這麼僵持著倒不如打,“首領,我部糧草已經不多了,若是再不進攻的話,隻能再從部落押運了。”說到這裏的時候,將軍已經露出急不可耐的神情。
而就在這個時候,帳外兵士進來報告:“將軍,有一大隊官軍離開遼東郡正往高句麗部落快速行進。”
這個消息就好像是一顆石頭,頓時打破了夫餘與官軍的對峙狀態,使得尉仇台臉色大變,他怕的就是出現這種情況。
高句麗部落依仗有利地形,夫餘部落短時間根本就無法攻破,若是在攻擊高句麗部落的時候,突然有一隊官軍從背後殺到,屆時自己部眾腹背受敵,恐怕會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讓尉仇台心驚膽戰的是,這兵士報告說,這大隊官軍之後,還有多路官軍正往高句麗部落急行。
聽到此話尉仇台可謂是恨怒交加,狠狠的將青銅爵摔在地上,口中罵了一聲:“趙逸,你欺人太甚!”這幽州牧趙逸擺明了是想以眾擊寡,官軍大軍每多到一隊,尉仇台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首領,看如今情況,趙逸已經決定舉起全幽州之力,支援高句麗部落。我們部落該何去何從?”軍師詢問樂兒尉仇台一聲,如今來到的官軍還少,他們還有應變的時間,但若是趙逸率領的八萬幽州大軍趕到的話,那麼尉仇台他們就沒有機會了。
帳內的將軍在聽到兵士所說情況之時,原本臉上的義憤填膺,現在變成了深深的忌憚之色。心說若是幽州大軍陣勢已成,屆時自己夫餘部落,可就相當於是甕中之鱉了。在幽州官軍的層層包圍之下,自己部落這四萬兵士,隻怕將無一人逃脫。
如今帳內的將軍,開始建議尉仇台撤軍了,敵我力量如今如此懸殊,和先前大有不同,前番李望官軍雖然不少,但是夫餘部落還有與之一拚之力。
如今形勢與先前大不相同,如今夫餘部落已經失去了一拚的機會與實力。若是再進攻幽州官軍,絕對會死的很慘。
有些事情是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是有些事情明知道沒有什麼好結果,基本上是沒有堅持的必要了。
如今夫餘部落與官軍交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全軍覆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這次軍師沒有說什麼話,將軍就開口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其實尉仇台心中早就有了撤退的主意,如今見到自己所部將軍紛紛同意撤軍,所以一點也沒有遲疑,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夫餘部落兵士聽令,將沒用的東西全部扔掉,大軍立刻撤離!”
夫餘部落當日是急行軍到的高句麗部落之外,並沒有攜帶太多的東西,在尉仇台這個撤退的命令下達後,四萬兵士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經集結完畢,在各部將軍的帶領下,離開了夫餘大營。
尉仇台跨馬看了看高句麗部落,眼睛微微眯了眯,如今高句麗部落實力大損,若無特殊情況當無翻身的可能。尉仇台現在都已經下定了決心,自己要趁著這幾年的時間,努力的發展部落,增強自己部落的實力,之後就算是有幽州兵士護衛高句麗部落,他尉仇台也要將高句麗部落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