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二百八十三章 權衡不定(1 / 2)

聽到這軍師的話,帳內的所有人眼睛一亮,這個計策不可謂不刁毒,這可是釜底抽薪,李望官軍雖然進入了高句麗部落,但始終還是遼東官軍。

若是遼東郡城有事,就算李望有一百個腦袋,隻怕也不夠朝廷砍的。從夫餘部落探查的情況來看,遼東郡城兵士少說也有八成進入了高句麗部落。

“如今遼東郡城守兵不足兩千,若是我部率兵攻打,心係遼東郡城安危的李望必定會回師援救,我軍隻要在中途設下埋伏,出其不意攻擊李望官軍,或者與攻城部隊前後夾擊,定能將李望所部官軍盡數誅滅。”軍師滿臉殺氣惡狠狠的說著。

尉仇台聽到這裏苦笑了一下:“若是攻擊幽州郡城,豈不是與幽州公然為敵?”與幽州官軍正麵廝殺,這不是尉仇台想要的。若是尉仇台想要剿滅李望官軍,根本就不用等到現在。

在兩個時辰前,傳令兵士報告自己三萬官軍進入高句麗部落範圍的時候,尉仇台就已經動手了,那時候尉仇台部落與李望的官軍大隊兵士,相距不過十餘裏,騎兵衝擊不消一刻鍾就能趕到。

那時候夫餘大軍與官軍衝殺,可是有必勝的把握。之所以當初尉仇台沒有進攻,第一個原因,尉仇台不知道這三萬官軍來到高句麗部落所為何事。因為根據尉仇台的情報,官軍與高句麗部落可是仇深似海,且不說前日慕白派遣大將軍忌威與丘力居部聯合劫掠幽州,致使幽州近二十萬百姓流離失所,單說近日公孫度率領官軍進攻高句麗部落,隻是高句麗兵士折損近半,不得不服軟交出劫掠的財物。這兩件事均是難以化解的仇恨。

尉仇台還以為官軍是再次征討高句麗部落,所以他是懷著看熱鬧的心情,想等到官軍與高句麗部落拚個兩敗俱傷,自己再動手將高句麗部落殘軍盡數誅殺。那樣自己既得到了高句麗部落,又減少了兵士的傷亡,可謂是一舉兩得。

尉仇台之所以隻誅殺高句麗殘軍,。而不對官軍動手,這就牽扯到尉仇台之所以不進攻官軍的第二個原因了。

這個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幽州牧趙逸。趙逸擔任幽州牧的時間雖然沒有劉焉的長久,但是趙逸這一年做的事情可是不少,羌渠所部五萬兵士盡數死在趙逸手中,前日進犯幽州的丘力居與高句麗兩部聯軍,被趙逸一把火燒死了近兩萬,之後又誅殺了兩萬,就連丘力居烏桓部落都險些被趙逸滅族。

隻一個回合,趙逸就打的這有遼東第一部落之稱的高句麗部落,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趙逸這一樁樁一件件輝煌戰績,每傳到尉仇台耳中一件,就使得尉仇台對趙逸的忌憚多一分。

若是夫餘部落與遼東郡城官軍正麵交手,無亂誰勝誰敗,夫餘部落與官軍都結下了冤仇,若是幽州官軍像遼東聯軍一樣不堪一擊,那麼殺了也就殺了。

但是幽州官軍驍勇善戰,且背後還有強大的難樓所屬烏桓部落相助,且不說幽州大營的八萬雄兵,就算是南樓所屬烏桓部落的那近六萬騎兵,都能夠打的自己抬不起頭來。而且更重要的是,趙逸背後是強大的東漢皇朝,兵馬錢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己部落怎麼和趙逸拚得起。

基於這兩點原因,尉仇台才沒有在最好的時機進攻幽州官軍,以至於如今形勢演變到了如今這種不可收拾的局麵。如今遼東官軍支援高句麗部落,致使尉仇台有些投鼠忌器。不與官軍交手,但是現在官軍擋住了尉仇台的前進之路,與官軍交手的話,無論勝敗極有可能會引發夫餘部落與幽州官軍的戰爭。

前番高句麗部落進犯幽州引得趙逸出兵征討,使得所部兵士精銳盡喪,在遼東的地位猛然跌下,他夫餘部落才趁勢崛起,成為了遼東最大的夷族部落。尉仇台還沒有從這第一夷族部落得到好處,若是就被官軍打垮,那可真有些得不償失了。這也是尉仇台不敢和幽州官軍對戰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所以當尉仇台這話一說出口的時候,軍帳內的將軍與那個謀士也是反應不一。因為尉仇台說得不錯啊,夫餘部落如今是兵強馬壯,對付高句麗部落內的三萬官軍與高句麗所部殘兵,有絕對的勝算。

“也不知道慕白給了李望什麼好處,致使李望等幾個郡城官軍,竟然丟下自己守衛的郡城,來到這高句麗部落。”尉仇台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現在對於夫餘部落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因為此事放棄,尉仇台心有不甘,眼看著自己就可以攻進高句麗部落,使得出自一脈的兩個部族,再次回歸一脈。卻沒有想到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多了幽州官軍就平添了很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