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守好崗位的官軍兵士,慕白那顆懸著的心才算是穩定下來,有了官軍這三萬兵士,再加上自己部眾原來修築的工事。隻要是堅守不出,慕白有信心支撐十天。
“我看慕白大軍俱是輕裝簡行,想的應該是快速的攻進高句麗部落,隻要我們能夠這樣堅守十日,再斷其糧道夫餘兵士必將士氣大減。”李望盯著夫餘部落那林立的大營目光閃動。
慕白讚了一聲:“李大人果然好眼力。”李望這一句話就點出了問題的關鍵,在公孫度他們撤軍沒有一天的時間,尉仇台就已經率兵來到了這裏。行軍速度如此之快,必定沒有帶多少糧食,加上這幾日圍而不攻,大軍所需給養隻能一點點的從夫餘部落運到這裏。
如今夫餘部落四萬兵士皆在高句麗部落之外,可謂是傾巢出動,派遣兵士回去運糧,必定不會運的太多,因為夫餘部落不知道與高句麗的戰鬥什麼時候開始,若是運送的太多,日後再運回必定十分麻煩。
“在下雖然料中,但是依照我們如今的實力,卻隻能固守待援,不能率部出動。”李望苦笑了一聲,自己手中如今兵力太少,若是被尉仇台各個擊破,那麼自己可就虧大了。
“一切隻能等到幽州牧趙大人到此了。”慕白歎了一口氣,如今形勢逼人,慕白也隻能如此選擇了。
高句麗部落列好陣勢,已經做好了挨打的準備,而此刻的夫餘大營也因為官軍的介入,不得不變更計劃。
坐在營帳的尉仇台狠狠的將青銅爵摔在地上,對慕白痛恨到了頂點,“這個慕白實在是太狡猾了,騙我說與部眾商議兩部是否聯合,但是背後竟然聯絡遼東官軍。真是可恨!”
“首領不要惱怒,如今高句麗部落雖然有官軍相助,但我部現在還有機會。”一個謀士模樣的人,分析了一下如今雙方局勢。“據我部探馬報告,進入高句麗部落的官軍約有三萬人,且這三萬人並非驍勇善戰的幽州官軍,而是遼東郡守率領的三萬烏合之眾。所部戰鬥力並不強。”
聽到這個帳內的將軍有些按捺不住內心激蕩湧動的情緒:“首領,若真是按照軍師所說,那三萬人不過是烏合之眾的話,隻需給末將一萬精兵,末將定可將之衝擊的支離破碎。”
軍師聽到這將軍的話,微微擺手:“將軍切勿急躁,這三萬官軍雖然是烏合之眾,但如今有高句麗部落修築的工事抵擋,非等閑可破。且官軍最善守城防禦,此時我軍若是貿然正麵進攻,必定損失慘重。”
“軍師那你說我們該如何是好?”將軍有些急躁的看了這個軍師一眼,心中暗說智謀之人就是喜歡拐彎抹角,剛才說三萬官軍不過是烏合之眾與自己所部精兵一觸即潰,現在卻又說什麼正麵攻擊必定損失慘重。他有些搞不懂這軍師究竟是讓自己進攻還是不讓。
“我們若想勝利,隻能采取一招誘敵深入。將軍明日可前去高句麗部落叫陣,之後詐敗逃走,引誘李望率領官軍出擊,我們大軍再隨之攻打,必定可大獲全勝。”軍師笑眯眯的說著,隨機好像想到了什麼眉頭一皺,“但是此計有一個弊端,李望為人沉穩紮實,或許不會因我部兵士逃亡而追擊。”
自己布下了套子,若是人家李望如同當年長平之戰的廉頗一樣堅守不出,那麼夫餘部落的功夫就白費了。
昔日白起利用的是反間計,致使趙孝成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了能征慣戰的廉頗。
但是如今情況,與當日的長平之戰大不相同,趙孝成王與趙括古往今來也就隻有一個,且當初廉頗受製於趙孝成王,而李望不但不受製於慕白,而且慕白還要指望李望。誘敵深入此計策不容易施行。
說著軍師眼睛一亮,又想起了一個計:“卑職還有一計,管保李望大軍必定從高句麗部落走出!”
將軍聽到這話來了興趣,詢問軍師:“軍師請說?”
軍師將遼東地圖展開,指點了一下遼東郡城:“李望就算是與高句麗部落達成了共識,但他始終逃脫不了遼東郡守這個職責。”說到這裏的時候軍師抬眼看了看軍帳內的眾人,見到自己成功的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嘴角滿是從容自得的微笑:“若是我部遣一支精兵攻打遼東郡城,諸位將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