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職官部三
大司馬
韋昭辯《釋名》曰:大司馬,司馬,武也,大,總武事也,大司馬掌軍,古者兵車一車四馬,故以馬名官。
《春秋運鬥樞》曰:黃帝與大司馬容光,觀鳳銜圖,置黃帝前。
《尚書》曰: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
《周官》曰:大司馬之職,掌以九伐之法,正邦國。
《毛詩》曰:祈父,予王之爪牙。
《管子》曰:涼風至,白露下,天子命左右司馬,全組甲,勵士眾。
《漢書》:百官表曰:武帝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軍印綬置官屬,成帝綏和元年,賜大司馬金印綬,置官屬,祿比丞相。
《東觀漢記》曰:今以平狄將軍孫鹹,行大司馬事,以名應讖。
王隱《晉書》曰:石苞,泰始之初,拜大司馬,舊參軍於都督無敬,故孫楚抗衡於苞,苞以楚傲,更相表理,參軍有敬,自楚始也。
《晉中興書》曰:王猛少貧賤,鬻畚為事,嚐至洛陽貨畚,有人於市貴買其畚,雲家近在此,可隨我取直,隨去,忽至深山,此人曰:且住,當先啟道君,須臾猛進,見一公踞胡床,頭白,將從十許人,有一人引猛,雲大司馬公可進,猛因拜老公,公曰:王公何緣拜,即十倍售畚直,發人送猛出山,既出顧視,乃嵩高山也。
《博物誌》曰:太公望為灌壇令,文王夢見婦人當道哭,問其故,曰:吾泰山之神也,嫁為西海婦,灌壇今當吾道,不得作風雨,夢覺,召太公,是日果疾風暴雨,文王乃拜太公為大司馬。
晉公卿禮秩曰:司馬,大台兵官也,魏氏大司馬大將軍各自為官,在三司上,晉以石苞為大司馬,次三司下。
齊職官儀曰:大司馬品第一,秩二千石,金章紫綬,武冠,絳佩太平禦覽二百零九佩字無,朝服,佩山玄玉,其在少昊,則雎鳩氏之任,顓頊以司馬主火,堯命羲叔為司馬,夏官也,虞夏二代,以司馬夏官,棄居其職,周成王以畢公高為司馬,楚漢之際,曹無咎周殷,始居其職。
【誄】後漢杜篤大司馬吳漢誄曰:篤以為堯隆稷契,舜嘉皋陶,伊尹佐殷,呂尚翼周,若此五臣,功無與疇,今漢吳公,追而六之,乃作誄曰:朝失鯁臣,國喪牙爪,天子湣悼,中宮谘嗟,四方殘暴,公不征茲,征茲海內,公其攸平,泯泯群黎,賴公以寧,勳業既崇,持盈守虛,功成即退,挹而損諸,死而不朽,名勒丹書,功著金石,與日月俱。
魏陳王曹植大司馬曹休誄曰:於穆公侯,魏之宗室,明德繼踵,弈世純粹,闡弘汎愛,仁以接物,藝以為華,體茲亮實,年沒弱冠,誌在雄英,高揖名師,發言有章,東夏翕然,稱曰龍光,貧而無怨,孔以為難,嗟我公侯,屢空是安,不耽世祿,親悅為懽,好彼蓬樞,甘此瓢簞,味道忘憂,逾憲超顏,矯矯公侯,不橈其厄,嗬叱三軍,躬奮雄戟,足蹴白刃,手接飛鏑,終弭淮南,保我疆埸。
晉陸機吳大司馬陸抗誄曰:我公承軌,高風肅邁,明德繼體,徽旨弈世,昭德伊何,克俊克仁,德周能事,體合機神,禮交徒候,敬睦白屋,踧踖曲躬,吐食揮沐,爰及鰥寡,賑此惸獨,孚厥惠心,脫驂分祿,乃命我公,誕作元輔,位表百辟,名茂群後,因是荊人,造我寧宇,備物典策,玉冠及斧,龍旂飛藻,靈鼓樹羽,質文殊塗,百異行徹,人玩其華,鮮識其實,於穆我公,因心則哲,經綸至道,終始自結,德與行滿,英與言溢。
【章】梁簡文帝為南平王拜大司馬章曰:臣度連宸萼,地寔璿跗,王業權輿,夙奉締構,爰頒盧綰,同讚密謀,豫均鄧禹,俱奉明詔,故摶飛九萬,實假扶搖之力,衝天百尺,無俟剞劂之勞。
司徒《尚書》曰: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又曰: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
《周官》曰: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禮記》曰:司徒修六禮,以節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老以致孝。
《毛詩》曰:緇衣,美武功詩鄭風作公。也,以明有國善善之功,管子曰:昔者黃帝得祝融,辨南方,故使為司徒。
《東觀漢記》曰:袁安為司徒,每朝會,憂念王室,未嚐不流涕。
又曰:郭丹為司徒,在朝名清廉公正。
《續漢書》曰:司徒公一人,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遜順謹儉,養生送死,事則議其製,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嚐省牲視濯。
謝承《後漢書》曰:劉寵為司徒,臥粗布被。
蔡邕鍾鼎銘序曰:惟建寧四年三月,進公登於玉堂前庭,乃製詔曰:其以司空喬玄為司徒,公拜稽首,三讓,然後受命。
《典略》曰:契為司徒,百姓和親,夔主賓客,遠人畢至。
《九州春秋》曰:靈帝賣官,崔烈入錢五百萬,以買司徒,烈子均,亦有世名,烈問曰:吾作三公,天下論何如,均曰:大人少有高名,不謂不當為公,但海內嫌銅臭爾。
《吳錄》曰:丁固為司徒,初為尚書,夢鬆出其腹,謂人曰:鬆字十八公,後十八年,吾其公乎,遂如夢。
王隱《晉書》曰:魏舒為司徒,年過致仕,有謙謙意,而無居宅,乃漸以俸秩餘為第一所,九年正月,朝會罷,送還家,奉送章綬。
又曰:武帝以山濤為司徒,頻讓不許,濤出,徑歸家,左丞白襃,奏濤違詔,詔杖襃五十。
又曰:王戎代王渾為司徒,高選長史西曹掾,委任責成,形狀短陋,而目明澈。威儀不足,常乘馬轝,無日不出,以象牙筭晝夜筭計家財,遠及田牧,性又儉,不能善自奉養,飲食通財不外出,天下之人謂之膏肓之病。
《晉中興書》曰:劉隗從兄疇,字王喬,有重名,司空蔡謨每歎曰:若使劉王喬得南渡,司徒公之美選也。
又曰:蔡謨讓司徒,孝帝臨軒,自平旦至日中,使者十餘反,而謨不至,孝帝時年八歲,甚怒之極,問左右曰:所召何以不至,今來臨軒,何時當竟,皇太後詔曰:必不來者,宜罷朝,中軍殷浩奏曰:免吏部尚書江彪官,於是公卿奏送謨廷尉,以正刑書,謨懼,率子弟,素服詣闕,到廷尉待罪,詔可依舊製,免為庶人。
齊職儀曰:司徒,品秩冠服同丞相,郊廟服冕同太尉,漢哀帝從朱博議,始置三司,改丞相為大司徒,以孔光為之,魏以華歆為司徒。
江氏家傳曰:江統,字應元,時太傅從事中郎庾子嵩,以風韻見重,亦並雅敬君德,庾中郎每雲,當今可以居司徒,充民望者,江生其人也。
【箴】漢崔駰司徒箴曰:天監在下,仁德是哀,乃立司徒,亂茲蒸黎,茫茫庶域,率土祁祁,民具爾瞻,四方是維,乾乾夕惕,靡怠靡違,恪恭爾職,以勤王機,敬敷五教,九德鹹事,嗇民用章,黔萌是富。
【碑】宋傅亮司徒劉穆之碑曰:公諱穆之,字道和,彭城人也,公膺陶鈞之秀範,該生民之上操,三變肇於弱容,九德充於初迪,文明在中,柔順暢於事業,敬以直內,義讓洽於州黨,時元凶竄遁,擁據荊沔,乘輿播幸,越蹈九江,公率先群後,電發川湄,獎懷本之眾,勵思奮之士,桓謙籍累葉之資,徐覆忸驟勝之鋒,習亂之徒,若蝟毛而起,內懷根本之虞,外通首尾之勢,公靈武獨運,奇謨內湛,鞠旅陳眾,視險若夷,飛雲西溯,則水截鯨鯢,乘轅東指,則陸殪長蛇,回累棋之危,成維山之固,豐功茂勳,大造於王室,淳風懿化,永結於荊南,銘曰:二儀發揮,川嶽協靈,外恢溫雅,內鏡文明,懷仁履順,蘊義居貞,煌煌袞衣,禮亦隆止,翼翼素心,亮終如始,夷情升降,一色慍喜,訓儉於物,複禮於己。
【墓誌】後魏溫子昇司徒元樹墓誌銘曰:昔樞電降祥,姬水成業,握八符以馭世,膺五命以會昌,欽明格於上下,光宅被於宇宙,卜年永久,曆世遐長,有文王之孫子,啟周公之苗裔,積善所及,踵武稱賢,每以辛李為言,恒持韓白自許,殫百慮之一致,盡能事於生民,而蒼蒼在上,義歸無厚,徒有東平避世之意,空懷北海自晦之情,疾非逢霧,終異啟手,銘曰:明允篤誠,發於岐嶷,未鏤已雕,不扶而直,脩禮以耕,強學為殖,孔既歎魯,莊亦吟越,況以度思,有懷明發,翻然高舉,歸於魏闕,長路未窮,朝光已沒。
又司徒祖瑩墓誌曰:自天命生商,王居徙亳,源流毖遠,枝葉繁華,祖德潤於身,聲高邦國,父行成於己,名重京師,公鍾美多福,資神積善,器局閑靈,誌識開悟,口含碧雞之辯,手握雕龍之聲,門有善業,家傳慶靈,礪金成器,相遺滿籝,琢玉為寶,待價聯城,匪直也人,實惟有道,言折秋毫,辭連春藻。
梁沈約為司徒謝朏墓誌銘曰:嶽神昔降,和氣今鍾,以彼天爵,鬱為人龍,崇墓往峻,世德今重,漢車作傳,靈位攸待,我君應符,非公莫宰,華袞既襲,輕蘿自改,形雖廟堂,心猶江海,經邦已備,皇情回屬,素騑輟柳,玄雲罷曲。
【誄】後漢張衡司徒呂公誄曰:昔呂皇祖,帝交之緒,伯夷秩唐,唐宗允敘。四嶽在虞,傅土佐禹,克厭帝心,姓薑氏呂,登是南邦,以家以處,降及於周,穆侯作輔,寡於九族,九族用寧,登受八命,袞職靡傾,黃耳金鉉,公餗以盈,綽兮其冤,曒兮其清,既明且哲,式保令名,斿旍從風,駟牡超驤,去此寧□,歸於幽堂,玄室冥冥,脩夜彌長。
梁簡文帝司徒始興忠武王誄曰:皇源地闡,帝業天維,於穆忠武,光國之基,爰自弱齡,英明播越,玉潤冰鮮,山靜雲發,帝曰爾諧,僉議彼屬,推轂兩江,建旗三蜀,將旋上國,戀結四民,三鱣表服,二鹿隨輪,方變正袞,永範時規,天弗報善,哲人其萎,響哀挽於北邙,去承明而不入,望參差之旒影,聽潺湲之雨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