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續)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現象,包括生理、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黃疸是屬於新生兒特殊的生理現象,是由於新生兒肝功能不夠成熟、酶係統的發育不夠成熟所致。一般是在新生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程度不嚴重,皮膚及白眼球淺黃色或微黃。孩子精神、哺乳及其他情況均良好。退黃一般不超過兩周。
病理性黃疸較重,皮膚、鞏膜黃染出現早(24小時內)或退而複現。嚴重時可引起抽搐,而且體溫異常,精神哺乳不好等現象。出現這種情況需馬上去醫院診治。
治療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療。病理性黃疸應根據黃疸的病因進行治療。
調治宜忌
1.孩子出生後需注意盡量早哺乳,幫助孩子盡快建立腸道菌群,並促進胎糞及早排出,以利於膽紅素的排泄。要適當喂些溫開水。
2.當發現孩子有黃疸時,要細心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進展的速度、消退的時間。
如果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程度也不嚴重(應請有經驗的長輩或醫生幫助觀察),而且1周左右就退去,這種黃疸不必耽心。下列情況的黃疸,應就醫查明原因:
(1)如果黃疸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就出現。
(2)黃疸程度較重。
(3)黃疸已1周,尚無消退跡象。
(4)黃疸已2周尚未完全退清。
(5)黃疸退而複現。
(6)黃疸伴有精神差、哺乳不好。
3. 產婦“坐月子”時不宜門窗緊閉,室內見不到陽光和新鮮空氣,也不利於新生兒黃疸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