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又好氣又好笑,一時倒想不出奈何他之法。此時城內城外兩軍盡已瞧見,數十萬人一齊仰起了頭望著這空中飛人。不少小兵隻道神仙下凡,跪在地下磕頭膜拜。

郭靖看著歐陽鋒落下的方向,必是墮入城中,待他離地尚有數十丈,搶過一張鐵胎弓,連珠箭發,往他身上射去,心想他身在半空,無可騰挪閃避,隻是想到相饒三次之約,箭頭對準他大腿非致命之處。歐陽鋒人在半空,眼觀四方,見羽箭均射向下盤,當即彎腰弓身,雙足連揮,把郭靖射上來的箭枝一一踢開。

三軍喧嘩聲中,成吉思汗已接到郭靖的約略稟報,下令放箭。登時萬弩同張,箭似流星成雨,齊向歐陽鋒射去,眼見他就有千手萬腿,也難逐一撥落。他全身赤裸,在空中又無可騰挪閃避,勢必要將他射得刺蝟相似。歐陽鋒見情勢危急,突然鬆手,登時頭下腳上的倒墮下來。數十萬人齊聲呼喊,當真驚天動地。

隻見他在半空腰間一挺,撲向城頭的一麵大旗。此時西北風正厲,將那大旗自西至東張得筆挺。歐陽鋒左手前探,已抓住了旗角,就這麼稍一借力,那大旗已中裂為二。歐陽鋒一個觔鬥,雙腳勾住旗杆,直滑下來,消失在城牆之後。

兩軍見此奇事,無不駭然,一時談論紛紛,竟忘了廝殺。

郭靖心想:“此次不算饒他,下次豈非尚要相饒一次?蓉兒定然極為不快。”那知一轉頭,卻見黃蓉眼含笑意,忙問:“蓉兒,什麼事高興?”黃蓉雙掌一拍,笑道:“我送一份大禮給你,你歡不歡喜?”郭靖道:“什麼禮啊?”黃蓉道:“撒麻爾罕城。”郭靖愕然不解。黃蓉道:“老毒物教了我一個破城妙法,你去調兵遣將,今晚大功可成。”在他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隻把郭靖喜得連連鼓掌。

是日未正,郭靖傳下密令,命部屬割破帳篷,製成一頂頂圓傘,下係堅牢革索,限一個半時辰縫成一萬頂。將士盡皆起疑,心想帳篷割破,如此嚴寒,在這冰天雪地之中一夜也是難熬,但主帥有令,隻得遵從。

郭靖又令調集軍中供食用的牛羊,在雪峰下候命。令一個萬人隊在北門外布成天覆丶地載丶風揚丶雲垂四陣,專等捕帥捉將;令一個萬人隊在北門兩側布成龍飛丶虎翼丶鳥翔丶蛇蟠四陣,勒逼敵軍投向天地風雲四陣之中;令第三個萬人隊輕裝勁束,以候調用。

當晚飽餐戰飯,兩個萬人隊依令北開。待到戌末亥初,郭靖派親兵稟報大汗,敵城眼下可破,請調重兵衝城。成吉思汗得報,將信將疑,急令郭靖進帳回報。親兵稟告:“金刀駙馬此時已率部出擊,隻待大汗接應。”

郭靖陣中吹動號角,千餘軍士宰牛殺羊,將肉塊凍結在高峰之上。丐幫中高來高去的好手什多,互相傳遞牽援,架成了數十道“羊梯”。郭靖一聲令下,當先搶上,一萬名將士以長索係腰,慢慢爬上峰頂。此刻嚴令早傳,不得發出絲毫聲息。黑夜中但見數十條夭矯巨龍蜿蜒上峰。

這山峰絕頂方圓不廣,一萬人擁得密密層層,後來者幾無立足之地。郭靖令將士在腰裏係上革傘,各執兵刃,躍入城中,齊攻南門。

他手掌一拍,首先躍下,數百名丐幫幫眾跟著踴身躍落。這般高峰下躍,自是極險,但蒙古將士素來勇悍,日間又曾見歐陽鋒從峰上降落,各人身上革傘比他鼓氣入褲之法更穩當得多,再見主帥身先士卒,當下個個奮勇。一時之間,空中宛似萬花齊放,一頂頂革傘張了開來,帶著將士穩穩下墮。

黃蓉坐在峰頂冰岩之上,眼見大功告成,不由得心花怒放,尋思:“成吉思汗破城與否,原本與我無關。但若靖哥哥能聽我言語,倒可乘機了結一件大事。”

郭靖足一著地,立即扯下背後革傘,舞動大刀,猛向守軍掃去。此時城中已有少數守軍驚覺,但鬥然間見到成千成萬敵軍從天而降,駭惶之餘,那裏還有鬥誌?最先著地的又是丐幫幫眾,個個武藝高強,接戰片刻,早已攻近城門。接著蒙古軍先後降落,雖有數百名軍士因傘破跌斃,數百名將士在空中為敵軍羽箭射死,但十成中倒有八成多平安著地,大半受風吹蕩,落入城中各處,為花剌子模軍圍住,或擒或殺,但落在城門左近的也有一二千人。郭靖令半數抵擋敵軍,半數斬關開城。

成吉思汗見郭靖所部飛降入城,驚喜交集,當即盡點三軍,攻向城邊,隻見南門大開,數百名蒙古軍執矛守住。當下幾個千人隊蜂擁衝入,裏應外合,奮勇攻殺。十餘萬守軍張惶失措,不知敵軍從何而來。蒙古軍一麵廝殺,一麵到處澆潑火油放火。城中大火衝天,花剌子模兵更加亂成一團。

未及天明,守軍大潰。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得報北門尚無敵軍,當即開城北奔。那知郭靖的一個萬人隊早就候在兩側,箭矛齊施,大殺一陣。摩訶末無心戀戰,命完顏洪烈率兵殿後,自己在親兵擁護下當先逃命。

郭靖一心要拿完顏洪烈,亂軍中見他金盔閃動,率軍急追。花剌子模軍雖敗,畢竟人數眾多,此時困獸猶鬥,個個情急拚命。郭靖兵少,阻攔不住,前麵快馬不住報來,說道敵軍即將突圍。

郭靖想起兵法有雲:“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莫追。”當即下令變陣,令旗展處,天地風雲四陣讓開通路,數萬花剌子模軍疾衝而過,又見令旗揚起,號炮響動,四陣重又合圍。此時敵軍隻剩殿後萬餘人,雖皆精銳,然敗軍之餘,士無鬥誌,人數又不如對方,盡數為郭靖部屬所擒。郭靖檢點俘虜,卻不見完顏洪烈在內,此仗雖獲全勝,但兩大仇人俱脫,仍有餘憾。

待到天明,城中殘敵肅清。成吉思汗在摩訶末王宮大集諸將。

郭靖正在整軍,查點慰撫部下傷亡,聽得大汗的金角吹動,忙循聲趕去,奔到王宮前麵廣場,見宮門旁站著一小隊軍士,黃蓉與魯有腳等三長老都在其內。黃蓉雙手一拍,兩名小軍抬上一隻大麻袋。她笑道:“喂,你猜猜這裏麵是什麼?”郭靖笑道:“這城中千奇百怪的物事都有,怎猜得著?”黃蓉道:“這是我送給你的,定要教你歡喜。”郭靖忽地想起,莫非她在城中尋到什麼美貌女子,來開自己一個玩笑?當下搖頭道:“我不要。”黃蓉笑道:“你當真不要?見到了可別改口。”

她將麻袋一抖,袋中果然跌出一個人來,隻見他頭發散亂,滿臉血汙,披著一件花剌子模兵所穿的皮襖。看他麵目時,赫然是大金國趙王完顏洪烈。

郭靖大喜,道:“妙極了,你從那裏捉來?”黃蓉道:“我見敗兵從北門出來,一隊兵打著趙王旗號,一個金盔錦袍的將軍領軍奔東。我想完顏洪烈這廝狡猾得緊,敗軍之後決不會公然打起趙王旗號,定是個金蟬脫殼之計。旗號打東,他必定向西遁逃,當下與魯長老等在西邊埋伏,果然拿到這廝。”從身邊取出郭靖那柄短劍,交還給他,說道:“恭喜你今日得報大仇,待會用這把劍殺了這奸賊,你爹爹在天之靈必定歡喜。”郭靖接過短劍,向她深深打躬行禮,說道:“蓉兒,你為我報了先父之仇,我真不知說什麼好。”

黃蓉抿嘴笑道:“那也是碰巧罷啦。你立下此功,大汗必有重賞,那才教好呢。”郭靖道:“我也沒什麼想要的。”黃蓉向旁走開,低聲道:“你過來。”郭靖跟了過去。黃蓉道:“這世上難道你當真沒什麼想要的了?”郭靖一怔,道:“我隻要一樣,就是盼望永遠不跟你分離。”黃蓉微笑道:“今日你立此大功,縱然有什麼事觸犯大汗,我想他也決不會生氣發作。”郭靖“嗯”了一聲,還未明白。黃蓉道:“此刻你若是求他封什麼官爵,他必答應。但若求他不封你什麼官爵,他也難以拒絕。要緊的是須得要他先行親口言明,不論你求什麼,他都允可。”郭靖道:“是啊!”

黃蓉聽他說了“是啊”兩字,不再接口,隻是搔頭,惱道:“你這金刀駙馬做得挺美,是不是?”郭靖登時恍然大悟,叫道:“嗯,我明白啦。你叫我去向大汗辭婚,叫他答允在先,待我說出口後難以拒絕。”黃蓉慍道:“那可全憑你自己了,或者你挺想做駙馬爺呢?”郭靖道:“蓉兒,華箏妹子待我一片真心,可是我對她始終情若兄妹。起初我拘於信義,不便背棄婚約,但如大汗肯收回成命,那當真兩全其美。”

黃蓉心中什喜,向他微笑斜睨。郭靖欲待再說,忽聽宮中二次金角響起,伸手在黃蓉手上一握,說道:“蓉兒,你聽我好音。”當下押著完顏洪烈進宮朝見大汗。

成吉思汗見郭靖進來,心中大喜,親下寶座迎接,攜著他手上殿,命左右搬來一張錦凳,叫他坐在自己身旁。待聽郭靖說起拿到完顏洪烈,成吉思汗更喜,見完顏洪烈俯伏在地,提起右足踏在他的頭上,笑道:“當時你到蒙古來耀武揚威,可曾想到也有今日?”完顏洪烈自知不免一死,抬頭說道:“當時我金國兵力強盛,可惜不先滅了你小小蒙古,致成今日之患。”成吉思汗大笑,命親兵牽將出去,就在殿前斬首。

郭靖想起父親大仇終於得複,心中又喜又悲,本想用丘處機所贈短劍去親手殺了他,但見完顏洪烈滿臉愁苦,心中仇恨頓消,覺得不必由自己親自下手了。

成吉思汗道:“我曾說破城擒得完顏洪烈者,此城子女玉帛全數賞他,你領兵點收去罷。”郭靖搖頭道:“我母子受大汗恩庇,足夠溫飽,奴仆金帛,多了無用。”成吉思汗道:“好,這正是英雄本色。那麼你要什麼?但有所求,我無不允可。”郭靖離座打了一躬,說道:“欲求大汗一事,請大汗勿怒。”成吉思汗笑道:“你說罷。”

郭靖正欲說出辭婚之事,忽聽得遠處傳來成千成萬人的哭叫呼喊之聲,震天撼地,驚心動魄。殿上諸將盡皆躍起,抽出長刀,隻道城中投降了的花剌子模軍民突然起事,都要奔出去鎮壓。成吉思汗笑道:“沒事,沒事。這狗城不服天威,累得我損兵折將,又害死了我愛孫,須得大大洗屠一番。大家都去瞧瞧。”當下離座步出,諸將跟隨在後。

眾人出宮後上馬馳向西城。但聽得哭叫之聲愈來愈慘厲。一出城門,隻見無數百姓奔逃哭叫,推擁滾撲,蒙古兵將乘馬來回奔馳,手舞長刀,向人群砍殺。

原來蒙古人命令居民盡數出城,不得留下一個。當地居民初時還道是蒙古人點閱戶口,以防藏匿奸細,那知蒙古軍先搜去居民全部兵器,再點出諸般巧手工匠,隨即在人叢中拉出美貌的少婦少女,以繩索縛起。撒麻爾罕居民此時才知大難臨頭,有的欲圖抵抗,當場被長刀長矛格斃。蒙古軍十幾個千人隊齊聲呐喊,向人叢衝去,舉起長刀,不分男女老幼的亂砍。這一場屠殺當真慘絕人寰,自白發蒼蒼的老翁,以至未離母親懷抱的嬰兒,無一得以幸免。當成吉思汗率領諸將前來察看時,早已有十餘萬人命喪當地,四下裏血肉橫飛,蒙古馬的鐵蹄踏著遍地屍首,來去屠戮。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叫道:“殺得好,殺得好,叫他們知道我的厲害。”郭靖看了片刻,再也忍耐不住,馳到成吉思汗馬前,叫道:“大汗,你饒了他們罷。”成吉思汗手一擺,喝道:“盡數殺光,一個也不留。”郭靖不敢再說,隻見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從人叢中逃了出來,撲在一個被戰馬撞倒的女子身上,大叫:“媽媽!”一名蒙古兵疾衝而過,長刀揮處,母子兩人斬為四段。那孩子的雙手尚自牢牢抱著母親。

郭靖胸中熱血沸騰,叫道:“大汗,你說過這城中的子女玉帛都是我的,怎麼你又下令屠城?”成吉思汗一怔,笑道:“你自己不要的。”郭靖道:“你說不論我求你什麼,你都允可,是麼?”成吉思汗點頭微笑。郭靖大聲道:“大汗言出如山,我求你饒了這數十萬百姓的性命。”

成吉思汗大為驚詫,萬想不到他會懇求此事,但既已答允,豈能反悔?心中極為惱怒,雙目如要噴出火來,瞪著郭靖,手按刀柄,喝道:“小家夥,你當真求我此事?”

諸王眾將見大汗發怒,都嚇得心驚膽戰。成吉思汗左右一列排開,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勇將,剛猛剽悍,視死如歸,但大汗一怒,卻人人不寒自栗。

郭靖從未見成吉思汗如此凶猛的望著自己,也真極為害怕,身子不由得微微打戰,說道:“隻求大汗饒了眾百姓的性命。”

成吉思汗低沉著嗓子道:“你不後悔?”郭靖想起黃蓉教他辭婚,現下放過這個良機,終身要失去大汗的歡心,那也罷了,而自己與黃蓉的良緣卻也化為流水,但眼見這數十萬百姓呼叫哀號的慘狀,如何能見死不救?昂然道:“我不後悔。”

成吉思汗聽他聲音發抖,知他心中害怕,但仍鼓勇強求,也不禁佩服他的倔強,拔出長刀,叫道:“收兵!”親兵吹起號角,數萬蒙古騎兵身上馬上都濺滿鮮血,從人叢中縱馬而出,整整齊齊的排列成陣。

成吉思汗自任大汗以來,從無一人敢違逆他旨意,這次給郭靖硬生生的將他屠城之令扼住,什是惱怒,大叫一聲,將長刀重重擲在地下,馳馬回城。諸將都向郭靖橫目怒視,心想大汗盛怒之下,不知是誰倒黴,難免要大吃苦頭。攻破撒麻爾罕城後本可大掠大殺數日,這麼一來,破城之樂是全盤落空了。

郭靖心知諸將不滿,也不理會,騎著小紅馬慢慢向僻靜之處走去。此時大戰初過,城內城外成千成萬座房屋兀自焚燒,遍地都是屍駭,雪滿平野,盡染赤血。他想:“戰禍之慘,一至於斯。我為了報父親之仇,領兵來殺了這許多人。大汗為了要征服天下,殺人更多。可是千萬將士百姓卻又犯了什麼罪孽,落得這般肝腦塗地,骨棄荒野?”越想心中越不安:“我破城為父報仇,卻害死了這許多人,到底該是不該?”

他一人一騎,在荒野中走來走去,苦苦思索,直到天黑,才回到城中宿營之處。來到營門,隻見大汗的兩名親兵候在門外,上前行禮,稟道:“大汗宣召駙馬爺,小人相候已久,請駙馬爺快去。”

郭靖心想:“我日間逆了大汗旨意,他要將我斬首也未可知。事已如此,隻好相機行事。”招手命自己的一名親兵過來,低聲囑咐了幾句,叫他急速報與魯有腳知道,自己徑行入宮。他惴惴不安,但打定了主意:“不管大汗如何威逼震怒,我總是不收回饒赦滿城百姓的求懇。他是大汗,不能食言。”

他滿心以為成吉思汗必在大發脾氣,那知走到殿門,卻聽得大汗爽朗的大笑之聲一陣陣從殿中傳出。郭靖不由得微感詫異,加快腳步走進殿去,隻見成吉思汗身旁坐著一人,腳邊又坐著一個少女,倚在他膝上。坐著的是個長須如漆的道士,原來是長春子丘處機,腳邊的少女卻是華箏公主。

郭靖大喜,忙奔上相見。成吉思汗從侍從手中搶過一枝長戟,掉過頭來,戟杆往郭靖頭上猛擊下去。郭靖一驚,側頭讓開,這一杆打在他的左肩,崩的一聲,戟杆斷為兩截。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叫道:“小家夥,就這麼算了。若不是你今日立了大功,又瞧在丘道長和女兒份上,今日要殺你的頭。”

華箏跳起身來,叫道:“爹,我不在這兒,你定盡欺侮我郭靖哥哥。”成吉思汗將斷戟往地下一擲,笑道:“誰說的?”華箏道:“我親眼見啦,你還賴呢。因此我不放心,要和丘道長一起來瞧瞧。”

成吉思汗一手拉著女兒,一手拉著郭靖,笑道:“大家坐著別吵,聽丘道長讀詩。”

丘處機在煙雨樓鬥劍後,見周伯通安好無恙,又知害死譚處端的正凶是歐陽鋒,便與馬鈺等向黃藥師鄭重謝罪。全真六子後來遇到柯鎮惡,得悉備細,不勝浩歎。丘處機想起收徒不慎,對楊康隻授武功而不將他帶出王府,少年人習於富貴,把持不定,終於落此下場,更自責什深。這日得到成吉思汗與郭靖來信,心想蒙古人並吞中國之勢已成,難得成吉思汗前來相邀,正好乘機進言,若能啟他一念之善,便可令普天下千千萬萬百姓免於屠戮,實為無量功德,又掛念郭靖,便帶了十餘名弟子冒寒西來。

丘處機見郭靖經曆風雪,麵目黝黑,身子卻更壯健,什是欣喜。郭靖未到之時,他正與成吉思汗談論途中見聞,說有感於風物異俗,做了幾首詩,當下捋須吟道:

“十年兵災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

不辭嶺北三千裏,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生民得消憂。”

一名通曉漢語的文官名叫耶律楚材,將詩義譯成蒙古語。成吉思汗聽了,點頭不語。

丘處機向郭靖道:“當年我和你七位師父在醉仙樓頭比武,你二師父從我懷中摸去了一首未作成的律詩。此番西來,想念七位舊友,終於將這首詩續成了。”吟道:

“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躍水精。

這四句是你二師父見過的,下麵四句是我新作,他卻見不到了:

“吳越樓台歌吹滿,燕秦部曲酒肴盈。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幹戈致太平。”

郭靖想到七位師父,不禁淚水盈眶。

成吉思汗道:“道長西來,想必已見我蒙古兵威,不知可有詩歌讚詠否?”丘處機道:“一路見到大汗攻城掠地之威,心中有感,也做了兩首詩。第一首雲: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淩遲,飲氣吞聲死無語。

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徒勞形。安得大千複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耶律楚材心想大汗聽了定然不喜,一時躊躇不譯。丘處機不予理會,續念道:“我第二首是:

嗚呼天地廣開辟,化生眾生千萬億。暴惡相侵不暫停,循環受苦知何極。

皇天後土皆有神,見死不救知何因?下士悲心卻無福,徒勞日夜含酸辛。”

這兩首詩雖不什工,可是一股悲天憫人之心,躍然而出。郭靖日間見到屠城的慘狀,更感慨萬分。成吉思汗道:“道長的詩必是好的,詩中說些什麼,快譯給我聽。”耶律楚材心想:“我曾向大汗進言,勸他少殺無辜百姓,他那裏理睬。幸得這位道長深有慈悲心腸,作此好詩,隻盼能說動大汗。”當下照實譯了。成吉思汗聽了不快,向丘處機道:“聽說中華有長生不老之法,盼道長有以教我。”

丘處機道:“長生不老,世間所無,但道家練氣,實能卻病延年。”成吉思汗問道:“請問練氣之道,首要何在?”丘處機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成吉思汗問道:“何者為善?”丘處機道:“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成吉思汗默然。

丘處機又道:“中華有部聖書,叫作《道德經》,吾道家奉以為寶。『天道無親』丶『聖人無常心』雲雲,都是經中之言。經中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誌於天下矣。』”

丘處機一路西行,見到戰禍之烈,心中惻然有感,乘著成吉思汗向他求教長生延年之術,當下反覆開導,為民請命。

成吉思汗以年事日高,精力駸衰,所關懷的隻是長生不老之術,眼見丘處機到來,心下大喜,隻道縱不能修成不死之身,亦必可獲知增壽延年之道,豈知他翻來覆去總是勸告自己少用兵丶少殺人,言談極不投機,說到後來,對郭靖道:“你陪道長下去休息罷。”

注:

一丶成吉思汗任郭靖為統兵大將,本為小說家言,正史中並無郭靖丶黃蓉其人,評者有雲:蒙古統治者歧視漢人,將天下人等分為杕蒙古人杌色目人杈漢人(中國北方人)杝南人(中國南方人)四等,絕無任漢人丶南人為統兵大將之理。此評錯了,元朝分人民為四等,乃征服中國全境丶建立元朝後的後期之事,因南人造反者多,遂加種種限製,不得執兵器等。當成吉思汗丶窩闊台丶忽必烈等為大汗之世,任命漢人為統兵大將者著實不少。如張柔丶張世傑等皆為方麵統兵大將。蒙古西征時有漢人作統兵大將,不但是漢人,而且姓郭。郭寶玉為成吉思汗所親信重用,曾統兵征撒麻爾罕,其孫郭侃亦為統兵元帥,曾在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Hulegu-1217-1265)麾下領蒙古大軍西征天房(沙地阿拉伯)及富浪(賽普魯斯島,島上回教蘇丹不敵投降)。郭侃從百戶丶千戶升為萬戶丶那顏,軍中官職等同郭靖,西征時攻克伊朗丶伊拉克等地時立大功,降哈裏發丶蘇丹等什眾。忽必烈入據中國後,派大軍西征日本,統兵元帥為漢人範文虎,兩次遇颶風覆舟,大軍覆沒,仍獲重用。

二丶花剌子模為回教大國,國境在今俄羅斯南部丶阿富汗丶伊朗一帶。撒麻爾罕城在今俄羅斯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據《元史》載,成吉思汗攻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時,曾以石油澆屋焚燒,城因之破。

三丶據史籍載,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來往通信三次,始攜弟子十八人經昆侖赴雪山相見,本書略去通信三次過程。丘處機弟子李誌常撰有《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備記途中經曆,此書今尚行世。本書中所引的四首詩,是丘處機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