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賽馬場風雲(1 / 1)

PS..看了下書評,謝謝大家,我不會太監的!!俺要向你們證明俺男人的本錢,嘿嘿!!最近雖然累的很,但是也不能太監啊!

從這一天開始,長安的城下之盟就一直壓在李世民的心頭,刺痛著他,讓他勵精圖治,推行了一係列強國方略,唐朝開始了被後人稱作“貞觀之治”的一代治世,國家漸漸從長期戰亂的陰影中走出。而懷著一統宇內抱負的頡利也沒有閑著,他用盡心機清除異己,加強自己的統治。南北的兩個巨人都在苦苦礪劍,等待著一劍刺向對方咽喉的那一刻。不久之後,他們的劍會再一次撞出火花。便橋之恥,讓李世民意識到了自己麾下的騎兵遠不如頡利的鐵騎,所以,他十分重視馬政,自貞觀元年起,每年春天都要在樂遊原舉辦一次賽馬會,目的一是鼓勵民間養馬,二是選育良種。

這第一次賽馬,李世民憋著一肚子的氣,帶著一幹大將以及李恪李親臨現場。李恪疑惑的是,李承乾是太子,不帶李承乾來,卻帶自己這是為何。按說長安之圍解了,李承乾也該從洛陽回長安了啊,可李世民偏偏不宣召,仿佛是忘記了這回事。縱然他百思不得其解,可是抑製住內心的疑惑,打馬隨著李二陛下來到樂遊原。

這場賽馬會,因為有皇帝重視並且大駕光臨,樂遊原上搭起了一副涼棚,一身黃袍的李二陛下和李恪以及大臣們一起來到了棚子裏,棚子外已經圍著眾多的觀者。毫無疑問,此次賽馬會成為各個政治集團角逐的場地,每個人都明白,這場賽馬會上,如果能入得了皇帝陛下的法眼,那以後可謂運氣恒通了。幾乎每個家族都挑出了最好的子弟,每個選手也都憋足了勁,準備在皇帝陛下麵前為自己,為家族,露下臉!所以一時之間,賽馬場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馬聲嘶鳴。好不熱鬧!李恪明白,這是李世民在為反擊突厥,一雪前恥做人才儲備的工作~心裏不由得暗讚一聲,不愧是千古一君嗬~

大唐的賽馬會顯然沒有後世開的這會那會麻煩複雜的多。沒有這個領導那個領導喋喋不休長達數小時的講話,甚至在李恪看來,講話水平還比不上初中校長~李二陛下語氣激昂,大聲道:我大唐兒郎,莫不以馬上功夫為立身之業!諸位二郎今日在此,朕期待著兒郎們的表現!雖然開會水平不及後世,可底下的配合水平確實相當,一片山呼海騰,“吾皇萬歲!”台上的大臣們也跟著,李恪隻好也不落下。

接下來長孫無忌簡單的講了下獎賞規則,賽馬第一名者,賞銀千兩,絹十匹,並賜鷹揚騎尉一職:第二名則是賞銀百兩,絹八匹,並賜鷹揚副騎尉一職,第三名則是隻有鷹揚副騎尉一職了。前二十名者,均可編入禁軍新組建的鷹揚騎營中。這點絹和銀錢,各大家族們是看不上的,一匹好馬的成本都不止這些呢。各個家族看上的,是那個鷹揚騎營的名額,那可是呆在皇上身邊經常晃悠的!

看了看場上,賽場上都是十七八歲的英俊少年,李恪心生感慨,大唐多俊傑啊!而此刻的馬場上,卻是一片紛爭,這些各個家族的子弟們,彼此奚落著,一到賽馬場,聚集了長安城裏有名的小太保們。台上的大臣們,不少的子弟都在場下,比如程咬金的兩個兒子——大程小程,程處默,程處亮,大程李恪知道,好像是自己姐姐清河公主的駙馬,在禁軍服役,兩家也因這層關係而密切得很。還有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青雲。柴少家的柴哲威...小太保們彼此也是有派的。文臣一般看不起武將,尤其是長孫無忌這種大世家的,更看不起那些瓦鋼的泥腿子們。看見大小程兄弟,長孫青雲就倨傲地走過來說道:“程家小子啊,我勸你別和我比了,免得丟人現眼。”小程不忿的很,抬頭看一眼柴哲威說:“憑什麼?”長孫青雲笑了笑一指自己那匹賽馬:“這是全長安最貴的一匹馬!我爹用八萬錢從西域買回來的。”

大程則一指自己的馬:“八萬錢也敢吹牛?知道我這匹馬值什麼價嗎?”長孫青雲打量了那匹馬一眼:“多少錢?”大程不屑一鬼,小程則傲然道:“它不是用錢而是用人頭換來的!我爹與長樂王李幼良大戰於利州,部眾七千人戰死,才奪得此驥。七千顆人頭呀,豈是你那八萬錢比得了的?”長孫青雲訕訕地道“哼,場上見分曉!”正說著,涼棚那邊傳來一棒銅鑼,比賽要開始了,這才分開各自上馬。少頃,號令一響,上百匹馬一起離開起跑線,開始了第一場賽程。眾人奮力揮鞭,馬蹄聲疾,隻見兩匹駿馬閃電般衝到了前麵,一黑一紅,很是惹眼。

李世民眼中精光閃過,問道,那兩匹馬是誰家的?席下的長孫無忌躬身,抑製不住的驕傲語氣,“回陛下,犬子長孫青雲不才,騎得是那匹黑馬。”程咬金則一瞪眼,急道,“陛下,衝在最前麵的是俺家的程處默,。這小子就是有俺當年的風采!”示威般的又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李世民隻是笑笑,不再言語。轉頭問道,“恪兒,你看那匹馬會贏啊?”

李恪也在一直關注著場上,聽聞此言,略一推辭,父皇神眼,兒臣不敢在父皇前胡言亂語賣弄。李二陛下笑意更濃,揮揮手,無妨,你也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