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2)(2 / 3)

這麼一來,就算是長生不老也可能會導致不滿。假設科學找出了能夠醫治所有疾病的萬靈丹,加上有效抗老療程和再生治療,能夠讓人永葆青春,那麼,最可能發生的事,就是整個世界感到空前的憤怒和焦慮。

那些無力負擔這些醫學奇跡的人(也就是絕大多數人),一定會憤怒到無以複加。縱觀曆史,窮人和受壓迫者之所以還能自我安慰,就是因為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不論再富有、權力再大,人也難逃一死。光是想到自己得死,但有錢人居然能長生不老,就會讓窮人怒火中燒、不可遏抑。

而且,就算是那極少數負擔得起的,也不是從此無憂無慮。他們有太多需要擔心的了。雖然新療法可以延長壽命、常葆青春,但一旦真的死亡,仍然是無可救藥。這麼一來,原本自己和所愛的人應該能夠永遠在一起的,但就得更需要避免意外,不能被卡車撞到,也不能被恐怖分子炸成碎片!像這些理論上可以達到長生的人,很有可能一丁點兒的風險也不願意承擔,而且一旦真的失去配偶、子女或密友,他們感受到的痛苦更會高到難以想象。

快樂的化學成分

研究快樂的時候,社會科學家做的是發問卷調查主觀幸福感,再將結果與財富和政治自由等社會經濟因素結合。至於生物學家的做法,雖然也用一樣的問卷,但結合的是生化和遺傳因素。他們得出的研究結果令人大感震驚。

生物學家認為,我們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實是由經過數百萬年演化的生化機製所形塑。所有的心理狀態(包括主觀幸福感)並不是由外在因素(例如工資、社會關係或政治權利)來決定,而是由神經、神經元、突觸和各種生化物質(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構成的複雜係統而定。

所以,不管是中了樂透、買了房子、升官發財,或是找到了真正的愛情,都不是真正讓我們快樂的原因。我們能夠快樂的唯一原因,就是身體內發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所以,那些剛中了樂透、剛找到真愛的人,之所以會快樂地跳了起來,並不是因為真的對金錢或情人有所反應,而是因為血液中開始流過各種激素,腦中也開始閃現著小小的電流。

但很遺憾,雖然我們總是想在人間創造出快樂的天堂,但人體的內部生化係統似乎就是對快樂多有限製,隻會維持在恒定的水平。快樂這件事不適用於自然選擇的原則,如果是個快樂的孤獨隱士,對上兩位整天焦慮的爸媽,前者會絕種,而後者卻能把基因再傳下去。快樂或痛苦在演化過程裏的作用,就隻在於鼓勵或阻擋生存和繁衍。所以也不難想象,人類演化的結果,就是不會太快樂,也不會太痛苦。我們會短暫感受到快感,但不會永遠持續。遲早快感會消退,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痛苦。

舉例來說,演化就把快感當成獎賞,鼓勵男性和女性發生性行為、將自己的基因傳下去。如果性交沒有高潮,大概很多男性就不會那麼熱衷。但同時,演化也確保高潮得迅速退去。如果性高潮永續不退,可以想象男性會非常開心,但連覓食的動力都沒了,最後死於饑餓,而且也不會有興趣再去找下一位能夠繁衍後代的女性。

有學者認為,人類的生化機製就像是個恒溫空調係統,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都要想辦法保持恒定。雖然遇到某些事件會讓溫度暫時有波動,但最後總是會控製調整回到原來設定的溫度。

有些空調係統會設定在25℃,也有的會設在20℃。至於人類的快樂空調係統,也是人人設定有所不同。如果說快樂的程度是由1到10分,有些人的生化機製天生開朗,就會允許自己的情緒在6到10分之間來回,大約穩定在8分附近。像這樣的人,就算住在一個冷漠的大城市,碰上金融市場崩潰而喪失了所有積蓄,還被診斷患有糖尿病,還是會相當愉快樂觀。也有些人,就是倒黴有著天生陰鬱的生化機製,情緒在3到7分之間來回,大約穩定在5分附近。像這樣的人,就算得到了密切社群的支持,中了幾千萬的樂透,健康得可以當奧運選手,還是會相當憂鬱悲觀。事實上,如果是這位天生憂鬱的朋友,就算她早上中了幾十億的樂透,中午又同時找到了治愈艾滋病和癌症的方法,下午幫忙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和平,晚上又終於和失散多年的孩子團聚,她感受到的快樂程度仍然頂多就是7分而已。不論如何,她的大腦就是沒辦法讓她樂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