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在心裏想著,在上課的時候他就準備給學生們講這節課。
“肯雅北部一個灰塵彌曼的灌木林,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個完整的男孩骸骨,他埋藏地底已一百四十萬年,是一個直立人,與之前科學界猜測的不同,他的腦部,是連接著中央的脊髓,而不是像猿人般連接著旁邊的部分……”
沈平看向教室裏的每個學生,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學生們臉上帶著好奇,他們看了看門口熟悉的王老師,在王老師示意他們繼續聽下去後,然後學生們開始提出問題,沈平解答,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沈平便會停下來為大家解答。
關於人類究竟是怎麼誕生的這個問題,直到現在科學界也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甚至連人類的發源地在哪裏,都無法確定。
這種在科學界依舊爭論不休的熱烈話題,隨著化石材料的不斷發現,測定年代方法的不斷改進,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認識也不斷深化。盡管存在的問題還很多,但已經可以大致勾劃出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線索。
但是,依舊不能解釋出人類的起源,以及最初的發源地!
所以,高二九班的學生們才不相信,一個高中教數學的老師,能夠解答出人類起源的問題。
不可能!
他壓根沒睡醒!
就在所有學生們準備冷笑著看沈平笑話的時候,沈平在黑板上不停的寫寫畫畫,口中也在做著解釋。
聲音回蕩在教室裏,課堂上越來越多的學生們感覺到人生三觀被顛覆。
因為隨著沈平的解答,他們真的有一種感覺,眼前站在講台上的青年,像是活了無數萬年一般,他們似乎看到了從地球出現生物的那一刻,看到了時間長河的變化。
解答還沒有到重點,但是一股滄桑的歲月感開始彌漫在每個人的心中。
就像是看一場地球出現生物到現代社會的電影,就像是看一場經曆人生的片段,那種蒼涼和無情的感覺席卷著每個人。
那是一種孤獨,一種寂寥,一種跨越時間長河的感覺。
教室裏,沒有任何學生話,沒有任何的動作,甚至連呼吸聲都聽不到,隻有站在講台上的儒雅青年的清亮聲音!
他要提出自己的設想了!
所有人豎起了耳朵,就連原本調皮搗蛋的學渣也聚精會神,他們希望,或者渴望聽到人類起源假設論。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複雜的,他們沒有經曆過社會的摧殘,又脫離了孩童時期的稚氣,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做到真正的渴望。
那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望,可以被稱之為,一切都是事物的變化,一切都是求知欲,如果沒有求知欲,我將墜入黑暗。
站在高二九班門口的王老師,她戴上了老花鏡,靜靜的站在教室門口,不知為何歎了口氣,她突然意識到,人類在地球的歲月長河裏毫無意義。
王老師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從她年輕時候當老師到現在,她每一年的工作都是重複的,那就是給學生講一些早就已經閉上眼睛熟知的知識。
但是現在,她突然覺得這樣重複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種意義,無關生活,無關感情,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