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遊子還鄉(1 / 1)

如今,蒙塔亞代表團在中國受到的禮遇是高規格的、熱情的、真誠的,這讓蒙塔亞代表團上下都感覺不虛此行。甚至連蒙巴頓都說出了,‘如果周吉平是中國人,他會感到萬分高興’之類的話。

從第四天開始,蒙塔亞代表團與中國政府代表真正進入深度談判。

按中方的意思,中方將在經濟發展上為蒙塔亞提供必須的幫助,包括人員培訓、工程建設、技術指導、以及投資方麵,都可以大開綠燈。指導思想還是希望蒙塔亞能發展經濟,利用一定的時間徹底擺脫對外援的依賴。這一指導思想,可以說和蒙塔亞代表團的觀點不謀而合。

在來之前蒙塔亞政府就確定了:發展生產,兩年內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五年內國民經濟總值翻一翻的目標。如今中國能提供這些幫助可以說是正中下懷,畢竟蒙塔亞政府一班人也明白,單純靠外界的幫助,並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這一來,雙方的談判進行得是順風順水。在很短的時間內,雙方分別就醫療援助、工程投資及援建、人才交流及培訓、農業及畜牧業合作、旅遊開發等問題達成了深度的合作意向。蒙塔亞代表團所獲之豐,可以說完全出乎來之前的預料。用睡覺都能笑醒來形容,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實際上,蒙塔亞隻不過是東非的一個小國,人口僅幾百萬,本身又有著相當好的自然環境基礎。中國隻需要稍稍幫助一下,蒙塔亞便會大變樣。而在此之前,戰亂不休、災害不斷的蒙塔亞是國際社會都頭疼的問題。在內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誰又會下大力氣援助這樣一個國家呢?而隻依靠民間慈善組織的援助,蒙塔亞要想完全脫離饑餓和貧困,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合作意向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細節問題的研究了。不過到了這個環節,可就有些麻煩了。比如考察醫療設施及免疫工作,就需要派出至少兩個官員,需要經過一番學習後,再確定需要向中國政府方麵提出具體的人員培訓要求和援助要求;而工程項目投資也是如此,也至少需要派兩個人;農業、牧業各要派出兩人;人才交流、旅遊開發方麵再派……算來算去,蒙塔亞代表團的這些人根本不夠用的。

這次受命出訪中國的蒙塔亞代表團成員,都是各方麵的精英人才。在他們當,既有前政府中有著豐富執政經驗的人,也有在南方部落區有一定農牧業管理基礎的人,還有從海外歸來的蒙塔亞移民後裔。無論他們的身份是怎麼樣的,他們的責任心都很強,也都以振興蒙塔亞為己任。

最後,在中方談判代表的建議下,蒙塔亞代表團分成了若幹組,在中方陪同人員的帶領下分頭行動。比如,考察水稻種植的,要去長江流域的水稻主產區去參觀學習;考察工程投資的則直接去東南沿海地區,那裏的氣候與蒙塔亞倒是有幾分接近……

就連蒙巴頓和周吉平這兩個帶隊的人,都被分別安排了工作。蒙巴頓夫婦帶著一個秘書兩個保鏢負責考察旅遊業,周吉平帶著古迪裏和布科負責考察北方的畜牧業。此次的考察學習,絕不是為了走形式,所以代表團約定:考察時間為一周,一周後各專業負責人要拿出第一手的資料來,並且在中國陪同人員的幫助下,製定契合蒙塔亞實際的發展目標。

當然,在這些人員的分工裏麵,肯定有照顧蒙巴頓夫婦的意思。相信參觀旅遊業的同時,蒙巴頓夫婦也可以享受浪漫的時光。就連周吉平特別選擇負責的北方畜牧業考察也是有著深層含義的,因為北方草原與他的家鄉近在咫尺。

第二天,蒙塔亞代表團分散行動。周吉平和布科古迪裏三人乘坐外事部門事先安排好的車,直接向北方草原的方向駛去。而陪同周吉平三人的,就是那個在言談中表現得非常了解蒙塔情況的李東。

車子出了北京,直接駛向了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後,車子忽然拐下了高速,一頭紮進了北方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