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軍事化管理】(1 / 2)

林胡本部聯合匈奴人進犯趙國失利後,被李牧攆著屁股跑,死傷眾多,而後有遭到東胡各個大部落的打壓,匈奴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連消帶打之下,林胡本部已經孱弱的不成樣子,成年男子適於作戰的人不足五千,餘者皆是老弱婦孺,看到趙括派人送來日常必需品叫好的多半是這些老弱婦孺,而那些上過戰場的林胡人,就不那麼樂觀了。

趙括這支軍隊兵力隻不過一萬人,可是這一萬人都是經過刀光劍影洗禮的老兵,每個人手中都有幾條人命,自然流露出的肅殺之氣隻有那些同樣是軍人的林胡騎兵才真切的感覺的到,因此當這一萬人進駐林胡本部後,著實把林胡騎兵嚇的不輕。

林胡王看到趙括這支軍隊,很為自己的妥協感到慶幸,如果他一味的堅持,此刻等待他的隻怕是殘酷的屠殺吧!

趙括很滿意自己的安排,這一萬軍兵進駐林胡本部,主要就是展示給林胡本部的高層看的,現在看來效果非常不錯。

趙括看了看嶽父林胡王,林胡王知道趙括想要的是什麼,馬上將剛才在大帳中商議妥的命令頒布下去,將整個林胡本部劃歸大商國朝的勢力之內,而且將這個消息送達一些小的林胡部落,讓其他的林胡小部落馬上前來接受趙括所說的整編。

毛遂見趙括這麼快就使林胡部落屈服了,走到趙括身邊道:“陛下,現在是否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趙括和毛遂商議過整合了林胡部落的勢力後該怎麼辦,趙括一言而定,進行大規模的整編,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政務上,在軍事上,趙括覺得戰國時代秦國能夠統一六國,和耕戰的國策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全民皆兵,隻有這樣才能凝聚出強大的軍事力量。

趙括選擇北上,除了趙國的地理位置不夠好之外,還想到要如何在日後遏製秦人的武裝力量,而騎兵對步兵作戰肯定有優勢,放眼天下,隻有胡人才盛產騎兵,這是趙括執意北上的一大原因。

趙括覺得後世時候蒙古人的騎兵策略非常有效,當然也有不少缺點,而他要做的就是取長補短,將騎兵的優勢完全的體現出來,打造一支橫行戰國的鐵騎。

林胡人很快就接受了林胡王頒布的消息,主要還是他們這兩年多來被人欺負慘了,想要依靠林胡人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非常困難,而趙括的出現給了他們一個生存下去的希望,和一個複仇的希望,因為他們聽說了,麗絲娜公主的這位丈夫,和趙國也是仇敵。

趙括見林胡人沒有太大的抵觸,馬上將事先擬好的命令傳達下去,就是將林胡人的騎兵部隊全部收攏起來,共得三千九百騎,十騎為一支小隊,長官稱為十騎長,百人為一中隊,長官稱百騎長,千人為一大隊,長官稱千騎長,而萬人為一軍,長官稱為萬騎長……

這支三千九百人的林胡騎兵被打亂分配,三名千騎長中有兩人由趙括的嫡係軍官擔任,分別是趙信和馮劫,至於另外一名千騎長則由林胡王的三兒子務利提擔任,不過務利提手下的百騎長大多是趙括軍中的軍官,這樣也就確保了趙括對這支騎兵的絕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