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將整軍的任務交給身邊的副手後,來到了一處頗為僻靜的地方,這裏已經有十幾個青年軍官在等候了。
蒙驁看了看這十幾個人,道:“諸位都是從邯鄲來的,相信大家對自己的任務都很清楚,我在這裏也不廢話了,大家盡力而為,無論如何也要在恰當的時候把氣憤扇動起來,事成之後,毛遂大人必有重賞。”
那十幾個人一齊點頭,為首的一名青年軍官,道:“大人放心吧!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臨離開邯鄲的時候,夫人也叮囑過我們,我們可以保證隻會成功,不會失敗。”
蒙驁看著這十幾個軍官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營中,心頭沒鬆反倒沉重起來,他也是離開邯鄲的時候被毛遂叫去,被告知了一項偉大的計劃,也可以說是陰謀吧!當時把他嚇的臉色如土,話都說不完整了,可最後毛遂還是贏得了他的支持,一方麵是為了自身的考慮,人總是想要往高處走的,他現在是趙括的家將,即便得到了趙括極大的重用,最後也還是趙括的家臣,為了光耀蒙氏一族,他覺得冒險值得,另一方麵是他覺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在毛遂說服他的時候,他才知道圍繞著趙括產生的利益集團的力量是多麼的大,首先是財力,絕對富可敵國,其次是人心人望,趙括一樣不缺,最重要的是趙括還有軍方的支持……
蒙驁不是沒想過事後會得到趙括的責罰,可毛遂說的對,當造成了既定事實後,趙括不見得會反對,因為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了他,他能眼看著那些人傾家蕩產,一命嗚呼嗎?顯然是不會的。
趙括整軍打算翻越太行山不提,單說趙軍長平戰敗的噩耗傳到邯鄲後,這座以民風豁達著稱的城池,完全沉浸在了憤怒,哀傷和驚懼當中,悲慟之聲激蕩在邯鄲上空。
從王宮的高台上遠望邯鄲街市,滿目都是麵色悲苦,身穿喪服的老人和婦女,哀風陣陣的街頭,一堆一堆的冥錢還冒著青煙,到了晚上,隱約的啼哭之聲讓人輾轉難免,不能入睡。
長平之戰,趙國先後戰死了五十萬大好男兒,趙丹心中的痛疚無法用言語形容,他覺得正是他的失誤才使趙國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擊和屈辱,使趙國百姓承受著有史以來最為沉重的災難,而他所認為的失誤是不該接受韓國獻來的上黨郡。
“廉頗誤我,趙括誤我,趙豹誤我……”趙丹不認為自己在用將的問題上有錯誤,他認為是為將的人沒有做好。
趙丹已經三天沒有見任何人了,他白天呆呆的望著窗戶,晚上癡癡的盯著燈光,完全沉浸在了巨大的失敗當中,根本不可能去考慮長平戰敗後的外交和軍事策略。
不過當秦人送來了勸降的通知後,趙丹卻一口回絕了,他決不能投降,否則真的沒有臉麵上對列祖列宗,下對百官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