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行路難】(1 / 2)

“這可真不是人走的道路,怪不得趙國的臣民們會對轉運糧草怨聲載道,隻這一條羊腸路就讓人望而生畏啊!”蒙驁此時頭頂烈日,雖然快到冬天了,可山裏向陽的一麵仍然有無數的蚊蟲和蜂虻,不停的侵襲著這支散發著熱氣和汗臭的隊伍,尤其是那討厭的虻蟲,不時的在頭頂盤旋,翅膀扇動的聲音嗡嗡直響,蒙驁的身上已經多出了十幾個叮咬所致的腫包。

趙括唏噓不已,他想象過道路難行的艱苦,可卻沒有想到親眼看到的情況比想象中還要嚴重,道路蜿蜒曲折,腳下都是荒草路,這或許是那句名言的最佳詮釋吧!世上本沒有路,隻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蒙驁喘著粗氣,道:“君上,是不是休息一下,我們已經損失了十幾匹馬,家將們都疲累不堪……”

趙括深吸一口氣,道:“再堅持一會吧!如果現在停下休息,天黑後我們就隻能在這樣的地方宿營了,更加不安全,睡熟了一翻身就得掉下懸崖去。”

日落之時,趙括等人終於趕到了一處比較寬敞的空地安營休息,這裏還可以看出人工雕琢的痕跡,連露出岩石都是暫新的。

“轟隆隆……”趙括等人剛剛紮好帳篷,天空就傳來了陣陣雷聲,一個家將小聲的說著:“十月打雷,遍地起賊,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喲!”

沒過多久,豆大的雨滴從天上砸下來,伴隨著雨滴的是強勁的山風,山前山後樹木搖動,樹濤陣陣,趙括紮營所用的角樁都險些被風拔起。

蒙驁卻對這大雨情有獨鍾,笑嗬嗬說道:“我還擔心君上此行會一帆風順呢!這雨下的好啊!這是洗兵雨,是好預兆。”

相傳武王伐紂的時候,遇到了大暴雨,致使平地水升三尺,大臣散宜生以為這不是好兆頭,而是上天的預警,武王卻說這是天在洗兵,是衝刷掉士兵和兵器鎧甲的征塵,是勝利的預兆,後來武王伐紂一戰成功,這天洗兵也的傳聞就流傳了下來。

“希望如此吧!”趙括對這等捕風捉影的傳聞一概不信,這風雨給他造成的困難卻是實實在在的,山上降雨,隨之而來的就是山洪暴發,前行的道路更加的不堪行走了。

趙括讓蒙驁把帳篷裏的燈光再調亮幾分,拿出了趙臻謄寫的龐涓兵法仔細的研讀著。

蒙驁拿出幹糧,這是一種類似壓縮食品的幹糧,雖然不容易黴變但是硬邦邦的好似石頭,蒙驁將水燒開後把幹糧扔進去,又扔進去幾塊肉幹,不一會就弄了一鍋似粥非粥的食物,用陶碗盛好遞給趙括道:“君上,吃一些吧!熱乎乎的去去寒氣。”

趙括接過陶碗喝著熱氣騰騰的吃食,雙眼卻還盯著龐涓的兵書,大有廢寢忘食的意境。

“蒙驁,你也是熟讀兵書的人,你說說龐涓為什麼不是孫臏的對手?我記得在孫臏未出山的時候,龐涓可是所向無敵的,替魏人攻城略地未嚐一敗啊!”趙括問道。

蒙驁看到了趙括手中的兵書是龐涓的兵法謀略,他在懷裏摸了摸,掏出了《齊孫子》,也就是孫臏所著的兵書,道:“君上,孫臏和龐涓都是一時之秀,龐涓兩敗於孫臏之手,隻能說是運氣太壞了,就拿孫臏的減灶之計來說吧!龐涓不會看不出來,而是不得不追下去罷了,因為當時魏王雖然對龐涓信任無比,可是魏國的其他權貴對龐涓卻不那麼看重,總是給龐涓扯後腿,當時龐涓的糧草隻夠一月所需,他明知道孫臏在等著他,也不得不往陷阱裏跳,因為魏國武卒精悍,打一場也許還有勝利的希望,如果撤兵回國,龐涓可就什麼希望都沒有了。”

趙括點點頭道:“總是有一些人,外戰不行,內戰內行,我以前對龐涓也是看不起,覺得他就是孫臏成名的墊腳石,等我讀了龐涓的兵書後才知道,這個魏國的將軍,不簡單啊!”

蒙驁笑了笑,道:“君上,我在秦國的時候,見過白起一麵,從旁人那裏也聽說白起最喜歡的是孫臏的兵法,研習甚透,而君上手中拿著的卻是龐涓的兵書,這可不是一個好的比較啊!”

趙括也笑了,道:“俗話說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老師要是不行,誤的可是三千弟子,我這在兵法上的隔代老師龐涓在外人看來也是誤人子弟之輩,這個消息你可別傳出去啊!”

蒙驁搖頭道:“君上此言差矣,我倒是覺得長平之戰,用龐涓之法也許就能勝過白起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