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齊國國立大學】(2 / 2)

高幹道:“君上放心吧!一切都由我居中調度,絕對會讓君上滿意的,不知道君上現在居住在何處?如果不方便的話,盡可住到齊墨行館來,這裏人多一些,君上有什麼事的話,也方便的很。”

趙括搖頭道:“我已經在臨淄買了一個小院,就不打擾你們了,一會讓個人跟我去認認門就好。”趙括知道墨家崇尚苦行僧一樣的清修生活,他帶著麗絲娜住進來肯定不合適。

跟隨趙括的是土生土長的齊國臨淄人,名叫孫鐸,此人一臉濃密短髭,目光炯炯有神,透著幾分精明強幹。

趙括自然不會浪費了這麼好的一個向導,讓孫鐸領路遊覽了一下臨淄城的重點“名勝古跡”,最後來到了久享盛名的稷下學宮。

有了孫鐸這個本地通,趙括對稷下學宮的認識就更直觀了,這個學宮是齊桓公所創,當然不是曆史上的春秋霸主齊桓公薑小白,而是田氏齊國的第三代君主田午為了聚集人才,在稷門外設立的學宮,將學者封為大夫,後來學宮主體搬入了臨淄城內,不過稷下學宮的名稱始終沒有改變。

稷下學宮實行不任職而論國事,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針,思想自由,學派林立,儒、道、法、墨、陰陽、縱橫、兵家農家等學派的人物在此展開辯論,百家爭鳴的源頭因此確立。

齊威王的時候進一步擴建了稷下學宮,到了齊宣王時期,稷下學宮的規模和成就達到了頂峰,當然也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人湊熱鬧,濫竽充數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典故。

稷下學宮的成員基本上都是齊國政府的智囊團成員,而且可以自行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通俗一點說,稷下學宮就是齊國的國立大學。

趙括聽了孫鐸頗為自豪的講解,心中有了一個疑問,道:“據我所知,這稷下學宮還有人教授武藝,怎麼沒有聽你提起呢?”

孫鐸笑了笑,道:“君上有所不知,這稷下學宮內的人多半都有武藝在身,君上可知道孟子嗎?據說孟子還能舉千斤之鼎呢……”

趙括差點沒被這話噎著,孟子還能舉千斤之鼎?這不是誇大其詞嗎!看來齊人好空談好吹牛由此可見一斑了,可這吹牛也得有邊際才行。

孫鐸見趙括一臉不相信的神色,領著趙括七拐八拐來到了學宮的的後院,指著空地道:“君上請看……”

趙括看著地麵凹凸不平,馬上聯想到了少林寺中的場景,難道這稷下學宮還是戰國版本的少林寺不成?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啊!

“就是這隻鼎,相傳孟子單手可舉。”孫鐸指著石鼎說道:“君上可試試分量。”

趙括來到石鼎麵前,單手拎了拎,感覺雖然沒有千斤那麼重,四五百斤倒是有的,如果說孟子單手能把這個石鼎舉起來,倒也算有些氣力。

“好膂力。”趙括這邊單手拎起石鼎,不遠處便有人叫起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