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秦王也有難念的經】(2 / 2)

“大王,商鞅推行新法,實行改革之後秦國一躍成為雄踞西方的大國,核心無外乎耕戰,秦人曆來注重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秦人的軍隊十分驍勇善戰,有了這兩樣,秦人可以立於戰國林立的列強之中,但是想要在根本上打敗山東六國,還缺一樣東西。”範雎站在秦王身後說道。

贏稷哦了一聲道:“秦國已經如此強大,還缺少什麼才可能從根本上擊敗山東六國呢?”

“王權,秦國的王權太弱了,隻有加強王權,將權力集中在大王一人身上,才有希望啊!”範雎神情有些悲憤說道。

範雎見秦王默不作聲,接著道:“廢太後,驅逐秦國四貴,隻有如此才能將權力集中在大王手上,才能讓秦國有能力對抗山東六國的聯合,如今時間緊迫,韓楚趙三國已經有了實際的動作,共同推舉馬服君之子趙括為代表,三國也有意向組建聯合軍隊,可以說有了聯合的雛形,燕國也要和趙國聯姻,齊趙本就是姻親,如此一來五國之勢必然合一,秦國焉敢異動?大王如果不收攬權力,任由秦國權力過度分散,必然會使秦國遭受滅頂之災啊!”

贏稷握緊了雙拳,道:“叔卿所言寡人焉能不知,可太後和穰候等人的勢力過於龐大,想要一舉剪除,實在是老虎吞天,無從下口啊!”

範雎胸有成竹,道:“大王,兩年,隻要兩年就可以容大王一一將這些攔路的勢力拔除,可惜山東六國未必會給大王這兩年的時間,範雎以為大王應該將私庫打開,利用金錢美女瓦解山東六國,當務之急還要把樓緩放回趙國,趙國乃秦國第一勁敵,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要拖住趙國的腳步,這是對外,對內則要大王養精蓄銳,尤其是牢牢握住兵權,隻有如此才能在恰當的時候廢太後,逐穰候,而讓他們不敢反抗。”

贏稷眼睛一亮,道:“軍方之內對王室效忠者頗多,唯一可慮者武安君白起耳,白起乃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將軍,寡人不懷疑他對大秦的忠心,可麵對穰候,隻怕也是一樣啊!”

範雎和白起的關係並不好,但也知道白起對大秦忠心耿耿,進言道:“大王可以將白起外調,就讓白起去攻打韓國或者楚國,試探一下韓楚趙三方的反應,這也可以為以後的軍事行動探路。”

贏稷的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脈絡,對外當然要廣灑銀彈,腐蝕各國的官員,對內則要嚴峻的多,如果一個不好,自己的王位隻怕都保不住,對外可以肆意一些,對內則要穩妥,自己隻有一次機會,如果不能一舉剪除敵對勢力,自己就隻有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