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二哥所說,我這個陳邑左司馬和大司馬靳尚相比差了幾大截,有些權力也指揮不動陳城的兵馬,硬來反而壞事。”趙括可不認為自己的左司馬有多大權力,頂多比裨將高一級罷了。
待熊完出來後,趙括黃歇和熊完商量了許久,總算敲定了所有細節,此時陳福已經來催了兩次,三人這才趕赴楚宮大殿。
熊啟,熊子蘭,靳尚這個鐵三角同盟在楚王回宮後馬上聚在了一起商議如何應對熊完的歸來。
也許有人會懷疑,既然陽文君這個鐵杆同盟實力和勢力如此龐大,為什麼不幹脆發動政變呢?其實這是由楚國的國情造成的,楚國雖然是周朝冊封的諸侯國,其實既沒有和周天子有血緣關係,也對周天子沒有任何戰功,隻緣於當初楚國就已經十分強大,周天子隻是對楚國予以承認罷了,這從楚國第一代封爵是子爵就可見一斑。
楚國經過楚莊王的打造,王權得以加強,到了熊橫這一代,楚國上下對王室已經十分認同,盡管楚國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可楚民並沒有拋棄楚王,相反還對楚王非常尊崇,還是以楚王為自豪的,這就是原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體現吧!畢竟楚國曾經輝煌強盛過,楚民的傳承烙印裏對楚王毫無貳心。
還有就是楚國曆代以熊氏為尊,隻有熊姓才可以繼承王位,熊子蘭和熊啟雖然都是熊橫的弟弟,可熊橫畢竟還有子嗣,在楚民的眼中隻有太子熊完才是合法的王位繼承人。
綜合這幾點,陽文君不是沒有能力發動政變取得王位,而是有那個心沒那個膽,隻要熊完未死,在楚國振臂一呼從者不下百萬,奸如熊啟,當然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才弄了一個曲線謀國,讓自己的兒子去博得熊橫的信任,以期得到合法的繼承資格。
可熊完福大命大,居然活著回到了楚國,這給陽文君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他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的對策來,確保兒子熊市能夠取代熊完。
熊子蘭和靳尚和熊啟相比,心境了差了一些,因為二人已經位極人臣,之所以幫著陽文君,主要還是不想失去現有的地位,有一句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讓熊完繼承王位,隻怕他們現有的職位和權勢頃刻間會失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鐵三角同盟的形成,是必然的趨勢。
“君上,太子歸來,市公子的地位可就不保了,此事宜早不宜遲,須早做決斷才是。”靳尚手撫須髯道。
陽文君點頭道:“大司馬說的極是,可二位也都看見了,熊完身邊不知道在哪裏弄來一個傻子,簡直無人可擋,居然把景桓的人馬殺的四散奔逃,景桓也身死在屈禮府中,有這麼一個人攔路,想要幹掉熊完有些困難。”
“不然,那個李裴絕對是傻子一個,武力雖然強悍,可腦筋有些不清不楚,除掉他一點不難。”熊子蘭對趙括的印象先入為主,覺得對付空有武力的傻大個非常簡單,他卻不知道此傻大個李裴就是彼馬服子趙括,否則也不會如此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