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衰的論斷】(1 / 2)

楚莊王伐陳之後,楚人對陳城做過兩次大規模的修葺,第一次是在楚惠王時期,將陳城的城牆加寬半丈,加高半丈,夯土厚達三寸,第二次修葺則是楚國為了躲避秦國的兵鋒,遷都陳城,熊完的父親熊橫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外側城牆加寬一丈五,加高半丈,夯土更是達到了一尺,總算讓陳城看起來有了楚國國都的氣勢。

楚王加固陳城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陳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首先它瀕臨魏楚邊境,乃是戰略重地,附近雖有楚國的幾個堅固大城,又有幾條大河作為天然屏障,可是大河也是敵人可以利用的地利,從淆水潁水而下,乃至從小小的鴻溝河而下,都可以將大軍直接運送到陳城之外,為了自身的安全考量,楚王除非不遷都陳城,否則必須要把陳城打造成固若金湯的城池。

曆史上記載,廉頗投奔楚國後,每每感歎楚人不如趙人的身體強悍,讓他作戰起來不能如臂使指,趙括進了陳城之後覺得廉頗所下的斷語非常準確,一眼看去,羸弱之風非常盛行,就連壯年男子的臉上都大多敷粉,那些女子更是將臉麵視為一大工程,讓趙括搖頭不已。

在黃歇的指引下,趙括等人來到了一處不大不小的客店,眾人剛到店前就有小廝前來招呼,趙括一再叮囑好生喂養坐騎,最後一個走進了租住的跨院。

“聞達,我這裏有幾錠黃金,你拿去都換做楚國的蟻鼻錢,不但用起來方便,也不怕有人覬覦。”趙括想的很周到。

黃歇讓人伺候熊完去休息後,來到趙括近前,道:“三弟,我們不泄露行藏可是為了探看陳城虛實?”

趙括點頭道:“二哥所說不錯,你們二位許久不曾回來,對楚國的形勢看的肯定不清,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要摸清局麵,做到心中有數再去麵見楚王,正像孫子所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呀!”

黃歇深以為然,道:“說到楚國形勢,跑不出熊、景、昭、屈這四家,屈氏已然沒落,而陽文君正是因為得到了景、昭兩氏的支持,才越發的飛揚跋扈起來,隱隱已經蓋過了熊氏。”

趙括一聽到楚國那紛亂複雜的王室便腦瓜子痛,問道:“楚王既然是大王,不可能沒有一點根基,有沒有值得信任的文臣武將?”

黃歇歎了口氣道:“說到效忠楚王的文臣武將,隻怕都不是真心,黃歇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自從大王遷都陳城以來,大興土木,窮奢極欲,勞民傷財,導致國疲民貧,給楚國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雖然先悼王任用吳起變法強盛一時,後有威王開疆拓土,無奈楚國上下貪圖享樂之風蔚然形成……”

黃歇所言正點重了楚國的要害,楚國曾經是戰國第一大國,可惜自楚平王和楚懷王以來,曆代國君都是驕奢淫逸,不問國政之輩,導致國勢衰弱,民心渙散,是以在秦國屢次的打擊下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