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不愧為當代第一名將,不到十天時間就有消息傳來,白起三戰三捷,盡殲五萬韓軍精銳,秦軍挾大勝之威席卷陘城九地,兵鋒直逼河水,消息傳來,韓國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趙括沒隔多久就拿到了陘城之戰的材料,這還多虧了遍布天下的墨家子弟,沒有他們,想要得到第一手材料無疑非常困難。
“真是蠢貨。”趙括看到資料上寫著韓軍將領輕易的被白起調動起來,不由得咒罵了一聲,當他往下看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韓軍將領,因為白起所用的戰術實在太刁鑽,就是換做自己當韓軍主帥,也跑不了被調動隨即殲滅的命運。
白起襲占陘城後北上,料定韓軍會在皮牢裹足不前,打了一個時間差,分兵五千急速南下,在皮牢城附近駐紮,瞧準時間一舉斷絕了韓軍的糧道,沒人知道秦軍是怎麼來的,韓軍紛紛退回城中堅守,驚慌之下頓時使皮牢成了一座孤城,等韓軍的主將得知城外隻有五千秦軍後,毅然決定出兵,想用兩萬韓軍殲滅五千秦軍,如果事實如此,五千秦軍確實得埋骨他鄉。
而這個時候白起已經率主力南下,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兩萬韓軍一晚被全殲,接著以絕對優勢的兵力進行攻城戰,皮牢城小,如何當得五萬虎狼之師的攻擊,堅守了一天一夜後被秦軍突入城中,三萬韓軍也被屠殺殆盡,韓國最有作戰實力的五萬百金之士就這麼報廢了,在驚歎白起作戰如神的同時也讓人對韓軍的遭遇扼腕歎息不已。
趙括手中拿到的資料並不是詳細資料,隻能籠統的看個大概,他在紙上書寫了一下思路,著人把毛遂叫來和他一同參考。
“先生,咱們手上的資料雖然不詳,但是總的來說很準確,先生認為白起這一戰勝在哪裏呢?”趙括問道。
毛遂看了資料,又看了看趙括所寫的思路,道:“總的來說韓軍和秦軍的戰鬥力就不在一個層次上,打個比方說秦人身體強悍,一個秦國士卒就能頂三五個韓軍士卒,也就是說,秦軍和韓軍的兵力雖然相仿,可從實力上來說,秦軍等於動用了十五萬大軍來對付韓軍,在絕對的力量麵前,韓軍豈有勝利指望。”
趙括知道毛遂分析的有道理,可那是實力方麵,完全可以用有效的戰略戰術來抵消化解,道:“先生如果擔任韓軍的主帥,會采取什麼辦法呢?”
毛遂笑道:“麵對虎狼之秦,唯一的辦法就是全麵撤退,誘使秦軍深入,白起不是喜歡打殲滅戰嗎!那就不給他殲滅的機會,使秦軍的戰線越拖越長,從中尋找機會反撲。”
“先生的戰術太保守了,這麼做雖然能夠尋找秦軍的破綻,可韓國拖不起呀!如果我是韓軍的主帥,絕不會這麼做。”趙括頓了頓道:“韓軍的戰鬥力不行,這無法改變,但是絕對可以在戰術上進行彌補,比如將五萬韓軍分散開,每五千人為一軍,越過秦韓邊境前去襲擾秦國領土,在秦國境內解決後勤補給,這麼做好過據城而守,也能給秦國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其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