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2)

卻說李玄被太白金星用一陣金光帶出牆外,攝至一處地方,身子方才著地,睜開眼一看,咦!原來是自己從未到過的所在。那太白金星早不知何處去了,隻剩自己一人立在一個人煙熱鬧的市街中間。定了定神,知道太白帶他至此必有作用。眼前雖茫無所歸,將來必有一個著落。於是把膽子放大信步行去,問了一聲,才知已到華山之陰,去洛陽家中有數百多裏了。李玄知是仙家妙用,不勝驚訝。恰喜自幼兒就聞華山尊仙祖師李老君,也有洞府在彼。今兒仙人將我攝至此地,必是指我訪仙途徑,免我到處瞎撞之意。想到這層,不由望空額手,以表謝忱。

一回兒忽覺渾身炎鬱,熱汗浸淫,心中十分奇怪。難道此地的天氣反比中原更熱?況且自己才離洛陽,在家之時還非棉不暖,華陰相距不遙,如何天時大變。正思念咧,忽見麵前來個老人,向自己上下打量一回,笑嘻嘻問道:“小哥,如此炎夏天氣還穿這些棉衣,難道身體還不大適意?你瞧老漢年紀倒比小哥癡長幾倍子咧,也不過穿一身單衣,這和小哥相比就差得太遠了。”

李玄這才明白,現在正是大暑天氣。不消說,那位太白金仙,不但術能縮地,也且法可滅時,正是神仙妙道,可奪天地造化之功,為之嗟歎不已。一回兒又想,時序變遷,雖按月按季逐漸而成寒暑,分冬夏,究其實在,也不過一霎時間,人生斯世,上壽百年,從百年回想孩童,又何嚐不過轉瞬。深想至此,不勝感喟。因不便將此中緣由告訴人聽,隻得含糊敷衍了幾句,便急急忙忙辭了老人。又怕衣服不合時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熱難當,卻不敢再走鬧市,隻揀僻靜陰涼些地方走去。此時心中第一大事就想趕緊預備一套夏衣,方好行動無礙。幸喜肚子並不覺餓,索性向那荒野地方走去。

行夠多時,去市已遠,先把外麵的棉衣除下提在手中,走起路來,也覺輕便省力。看看日色昏黃,晚煙四起,很想找個宿頭住過一宵,順便探聽華山路徑,急切卻又不見人家。

正為難咧,忽見一牧牛小童,手持短笛,身騎牛背,吹吹唱唱的向前麵山林深處行來。李玄喜道:“既有牧童,必有村莊。卻容打聽一聲。”因即迎上前去客客氣氣的稱他一聲:“牧哥”。那牧童並不下騎,含笑問道:“你這位哥往哪裏去?從何處來?問我什麼話?”李玄把自己意思說了,問他哪處可以投宿。牧童聽說,笑嘻嘻地說道:“你瞧吧,這四麵全是山野,哪有村莊,隻我家就在山後,是替人家看守林木的。我爹又養了這匹牛,天天著我騎了出來喂點草料。你要沒地方去,就同我回去住過一夜,明早動身,卻也便當。”李玄大喜道:“倒看不出牧哥有此義氣。”牧童跳下牛來,雙手挽住韁繩說道:“小哥,我們同走吧!”李玄再三道謝,跟著牧童,沿山穿林,曲屈行去。途中動問牧哥上姓。牧哥說:“姓王,人人喊我王小二。我爹叫王大官兒。他如今老了,也不大出來。但有遠方過客前來投宿,他是很歡喜的。”李玄更喜得所。

不一時,已經到了山後。果見小小茅廬臨溪而建,遠遠望見一個中年以上的男子倚門而立。牧童說道:“這就是我的爹爹了。”李玄慌忙緊行幾步,上前唱個“喏”!牧童就代他說明投宿之故。王大官歡喜道:“你是一位公子,難得到此,真是貴客!”喝命牧童快把牛拴好,替公子接過衣服。自己卻攜了李玄的手進至草堂。吩咐兒子泡上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