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時,沈氏請人幫忙,送出一桌素酒,請道姑隨便用些。那道姑也不客氣,杯到酒幹,飯來肚送,吃得四大皆空,道聲謝,出門急走。老胡夫妻慌忙相送。一出門外,便不見了道姑蹤跡,也不曉得她哪裏去了。沈氏埋怨丈夫:“這道姑定是仙人,怎不留她多坐一會,也好讓我問她幾句。”老胡笑道:“仙人怎能在你我家中久停,你看她一出大門,轉眼就不見了,可見她急於要去,留她中什麼用。想來我們這孩子,雖係女兒,倒是有真造化的,定比人家男子還強。所以有此怪異的來曆。又得仙人前來接生,你我隻要聽仙人吩咐,好生教養此孩,自然後福無窮,何必和仙人胡纏呢!”沈氏便不再說。老夫妻倆和秀春真把孩子珍愛得和掌上明珠一般。這孩子也怪,一月之後,就能說話。老胡替她取名“飛龍”,親自教她識字讀書,不上十歲,已讀得一肚皮學問。老胡因自己年老,將她送在本村一個私塾先生處附讀。小同學七八人,有男有女,都在七八歲上下,不但和她天資懸隔,而且人品性情,亦處處顯分高下,樣樣事情比不上她,心中不免嫉妒。兼之先生又稱讚飛龍品學俱優,遠非他人可及,因此越發惹人忌恨,常常聯絡起來,欺侮飛龍。飛龍堅守母訓,隻以學業為重,此外各事,無不忍讓人家。所以數年之間,都能相安無事。
一天,也是合當有事,飛龍功課早完,靜坐書案,等候先生放課。忽有一個同學,因不解題旨,求她代做幾句。飛龍怕先生知道,不敢允應。那學生明欺飛龍懦弱,先是罵她本人,及見飛龍牢不回口,索性罵她娘秀春,說飛龍有母無父,母又未嫁而孕,顯然是私生之女,怎配在塾讀書!飛龍是個極孝順知禮的人,怎能因自己之事,帶累母親受辱。當時雖不答口,等散學之時,便哭告先生。說不能再來受業了。先生大驚問故。飛龍總不答口。
回到家中,對著祖父母、母親一言不發,盡自痛哭。老胡夫妻嚇得驚疑不定,忙問:“孩兒,又是誰欺侮你了?快告訴我倆!一定替你出氣。”飛龍搖頭道:“兩位大人不用多疑,這是說不得的事情。孫女雖死,也不願說。但從今以後,這個塾中,孫女是一定不去的了!”老胡見問不出頭緒,正在惶惑,恰巧先生來了,也問起這事。大家弄得如在雲霧之中。因飛龍立意不再入塾,也隻好暫時由她。直至數月之後,才由她的同學傳說出來,是如此那麼一回事情。而且那毀蔑飛龍的同學,見飛龍請假回去,再也不進書房,益發信口胡諂,硬說秀春真有外遇,並隨意捏造個張三李四的姓名,說是秀春的奸夫,這飛龍便是兩人私生的孩子。因為事情漏泄,她母女都見不得人,所以書都不來讀了。如此信口亂說,自然也有許多人信以為真。不多幾時,這話又傳到老胡夫妻耳中。沈氏於便中對秀春說了。秀春早不覺兩淚交流,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