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帝王之願(1 / 3)

嶽湘琴道:“所以你二十年前便猜到今日結局了麼?所以你不擇手段,也要盡快畫出一個盛世帝國的輪廓?”

不知怎的,楊廣就如忽然老了幾歲一般,再無方才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滄桑道:“若有可能,我想整理文化,推廣學堂,商通國外……隻是時不我待!”

嶽湘琴心中莫名憂傷,她能理解楊廣,這位帝王文武雙全,曠古爍今,卻不被世人理解……

世人隻知道,他們能否吃飽,能否穿暖。

他們不知帝國根基,不僅僅是人而已。

楊廣目光轉到楊逸身上,道:“我本以為李丫頭人才武功便是女中豪傑,能為你研磨添香,同書山河畫卷,卻不料你小子福緣深厚,竟有這樣聰明的女子助你?”

楊逸急道:“大哥,你什麼意思?我不會打仗,不會治國,當不了皇帝,你莫害我!”

楊廣看了一眼嶽湘琴,道:“她會!開國需得暴君,治世隻需仁心。我已頒下詔書,雖然無人遵從,但終歸會讓所有想當皇帝的人,對你生出心思,有些事情,由不得人選。”

嶽湘琴皺眉看著楊逸,細聲道:“你想當皇帝麼?”

楊逸搖頭,堅決道:“我當不來,當個王爺都是假模假樣。”

嶽湘琴道:“那我不給你出主意打天下,我幫你打架便行。”

楊廣開懷大笑,搖頭說了幾個好。便道:“你們走吧。”

楊逸急道:“你不跟我們走?宇文化及勾結魔門仲玄,他們要殺你。”

楊廣一笑置之,道:“天下能殺我,不過寥寥數人而已,魔門五帝,均不在此列,不必多想。”

嶽湘琴點頭道:“你這麼說,該是沒錯的。”她和楊廣一番交談,倒是投機,竟也不再叫他陛下。

楊逸依舊不依不饒道:“不行,你一個人怎敵得過這十萬兵馬?跟我走了才是,反正帝國現在已不是你說了算,不需你來治。”

楊廣嗬嗬一笑。

嶽湘琴臉色一變,急道:“他要……”話說一半,便被楊廣封了穴道,再來不及提醒楊逸。

楊逸也是如此,眨眼間便著了道,隻雙目瞪著楊廣。

楊廣道:“不知你在何處學了這牛脾氣!”又對張麗華道:“送他們出宮,尋個安全的地方。”

張麗華點頭應了。

夜空中一顆流星滑落,楊廣在窗口仰頭凝視了許久,歎道:“時不我待!”

曆史的輪回從不在乎是非錯對,

它要來,一切成空。

時間的洪流從不憐惜誰是王者,

它往前,一杯黃土。

楊逸醒來時,已不知身在何處。

他被人放在床上,蓋著錦被,動彈不得。

身旁淡淡女兒香氣襲來,提醒他嶽湘琴也被放在同一張床上,雖然心中尷尬,不免要大罵楊廣好不正經,但此時卻沒有同床共枕滿室桃花的溫暖氣氛。

他說不出話,提不起絲毫功力。

“還沒找到?”

聲音從隔壁傳來,是個女子說話,透著不屬於她的剛正氣息。

有人恭敬答道:“回李公子,手下的兄弟們在城裏四處打探,此時也未尋到南王蹤跡。”

若是楊逸能夠說話,勢必要驚出聲來,那邊的女子聲音,便是平陽。

暗道:“她來江都尋我作甚?”又想起楊廣的話,心中感歎,卻是給他找了個安全的所在。

隔壁沉默許久,平陽才道:“繼續找吧,切莫露了行藏,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眾人應了聲,便響起腳步聲,想是退下了。

又是許久不見動靜,才聽得平陽悠悠歎道:“王爺啊,平陽放不下你。”

楊逸這才明白,原來是平陽放心不下,不願看他來江都涉險,竟跟了來。心中感慨道:“值麼?”又聽見身旁嶽湘琴呼吸聲急促了許多,想是已經醒了,頓時覺得為難。

心道:“我楊逸一無是處,怎承受二位如斯情意?”

隔壁傳來吱呀開門之聲,楊逸便又凝神聽了起來,不再胡思亂想,徒然惹得心煩意亂。

那邊平陽道:“二哥。”

想來人該是李世民,他道:“探子來報,宇文化及調兵遣將,蜀岡十宮已經盡數被禁衛軍圍了起來,隻怕他要雨今日動手。。”

平陽道:“他不是已經動手了麼?軟禁楊廣皇後嬪妃,還把楊廣困在行宮。”

李世民道:“不然,宇文化及殺不了楊廣,昨夜楊廣頒下詔書,傳帝位於南王楊逸,此事已傳了開去。”

片刻沉默,平陽歎道:“該是真的,宇文化及大可不必用此事作假,此時楊廣詔書已無威信可言,他公開此詔書,正好將南王推到風口浪尖,讓各路反王視他如眼中釘。隻是不知楊廣為何行此舉,平白害了南王。”

李世民道:“此舉無差,楊廣的兵力雖分散各處,但終歸仍然有三十萬之眾,這些官兵的統帥忠於帝國,若是楊廣不下詔,隻怕便要落得自立為王,卻又無心爭帝,被人收編或者解散,楊廣給了他們一個信仰,縱使自立,也不會各自為政,亂拚亂打,害了自己不說,更害了許多無辜百姓。”

楊逸聽得嘖嘖稱奇,心道:“李世民確是聰明,竟能將大哥用意猜了個七八。”

李世民又道:“正因為如此,我才害怕宇文化及有詐,也許南王已落入他手,此時他大張旗鼓把詔書告示天下,實際起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禍心。”

又安靜了一陣,平陽才道:“且算作南王落到了宇文化及手裏,二哥幫我猜猜,他會把王爺關在哪裏?”

李世民道:“隻能是行宮中。”

“為何?”

“宇文化及的將軍府乃是以前一座富商大宅,雖然麵積頗大,但不適用宇文化及行軍打仗布防那一套,院落設計,房間格局,都是普通江都林園風格,幾進幾出,視野卻不開闊,極不利於巡邏和防守。但行宮不同,隻需找一處孤立殿堂便可用軍隊圍得水泄不通,一勞永逸,何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