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就有一個問題,班主任為什麼偏偏把這麼艱巨並且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我呢?其實,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我毛遂自薦,沒錯,當老師問誰能承擔板報任務的時候,我理所當然地接了下來。不是我大膽,也不是我把這個當作兒戲,而是我確確實實有繪畫功底的,另外我的字是全班同學裏麵寫得最好的,這是絕對優勢,不能浪費。於公,我是為班級的形象和榮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於私,我想展示自己,我不想一直默默無聞下去,我想讓大家知道我不是隻會寫文章,我會做很多事情。說到畫板報這件事,其實早在初中的時候就有曆史了。初中的時候,班裏每個學期都會舉辦一次家長會,既然是家長會,也屬於茶話會的性質,那麼黑板上麵自然就不能沒有料。於是當老師問誰能設計板報的時候,大家把我推上了講台——顯而易見地,大家都知道我會畫畫而且還花得不錯,關鍵是我也沒有拒絕這個能展示自己的機會。我曾經說過初中時代的自己屬於好鬥的性格,別人強,我要比他更強,別人能做到的或者做不到的,我都要做到。不過之所以大家都推薦我,問題就要回溯到小學時代了。我出生在小縣城裏,這樣方便同學們彼此之間來回走動,加強交流。而小學時代,大家對我印象最多的還是會畫畫,而且不錯,這樣上了初中以後,由於是小縣城,我會很自然地發現不少同學都是自己小學時候的同學。這樣當老師問誰能夠設計板報的時候,這些同學自然是推薦他們熟悉的我,因為在中學生的字典裏麵,會畫畫就是萬能的,就會什麼都會。事實上我會的也算不少了,但是什麼都會我是萬萬做不到的。而在上了高中以後,又意外地發現很多同學是自己的初中同學,有的甚至是小學同學。忽然間感覺到生活在循環著。那麼後麵的結果也就不難得知而且順理成章了。這也是說,在上大學之前,就在小縣城裏,無論走到哪兒都會遇見很多熟悉的麵孔。對於他們的舉薦,我也就欣然接受了。其實自從上了高中之後,我早就想借著什麼活動來證明自己,至少在這個班級裏我還有些用武之地。
時隔多年,我早已經記不清高中時代的我在三年的時間裏到底畫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板報。也許記憶就是這樣自私,當你還沒來得及去抓住它時,它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隻留給我們一連串的感歎和滿身的無奈。無奈地感歎時光匆匆,從來都不肯留下半個腳步。
我的記憶裏麵,雖然畫過多少次板報已經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是我依然記得自己畫過的第一幅板報。那是高一第一學期末的事情,當時臨近聖誕節,雖然這是國外的節日但我們也希望也借這一天搞一搞聯歡會。而那天班主任也很是同意這麼做,一來讓我們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二來讓大家都放鬆一下,三來讓大家對彼此更加了解。具體的細節早就忘記了,但是我記得那次的板報其實畫得很隨意,很喜慶,這些當然都是為了迎合晚會的氣氛,那樣的板報和聯歡會在一起很是搭配。其實按照標準的板報要求來看的話,那天的板報總共才畫了十幾分鍾,簡單隨意。這樣的板報確實也隻能當作娛樂場景的陪襯了。正規的板報我可是一點也不敢馬虎的,也不能馬虎。不能說這是強迫症之類的,因為班主任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那麼我就要對我麵前的板報負責。出自我的手,那就是我的作品,我當然不容許自己的作品出現哪怕一丁點的瑕疵。
我記得的一次畫黑板報是一天下午,學校組織全校同學去看電影,唯獨我和幾位同學沒有去,因為當時的黑板報的完成日期迫在眉睫,我們隻能犧牲一下了。其他幾位同學也不全是留下來幫忙的,說到底,黑板報畢竟不是一個人的工作。如果是在十六開的紙上畫畫,我十分鍾就能畫完一幅。但是黑板的麵積有五六個平方米,就是五個人同時工作,平均的工作量也能消耗掉每個人兩個晚自習的時間。這樣一來反倒不劃算了,並且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是我不想看到的。所以我就辛苦自己一下,反正這是一件有得必有失的事情。我記得學期末班級綜合測評的時候貌似我們班是第一名,而我的板報為班級贏得了很多的分數,這讓我瞬間感覺到很有成就感,而且自信心滿滿。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取得成績,我變得更加熱愛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