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季節總是會有美妙的事情,這就為我們本不枯燥的生活又多了一份色彩。十五六歲的年紀是最容易做夢的年代,那時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充滿了期待,又渴望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但是似乎老天爺並不眷顧我們,高中三年都是那麼簡簡單單地過去了,看似沒什麼留戀,實際上令人留戀的實在太多,已經想不過來了。
高中的一切不論是班級活動還是校級活動,甚至一次月考的考場,從來都不缺少濃重的火藥味兒。就比如說月考吧,考完了一科,下課後趁著休息的空檔,大家就趕緊相互交流信息,俗稱“對答案”。交流一圈兒下來,基本上確定自己正確的人滿麵歡喜,而有失誤的同學就滿目惆悵,其實這樣一來,我們就很自然地有了一層無形的壓力,但這壓力並不會讓人喘不過氣來。相反,大家在以後的日子裏就會更加地拚命。到了大學,其實要麵臨更多的競爭,可是和高中的所謂“競爭”比起來就沒有那麼和藹了。大學裏麵的競爭會逼死人,人比人氣死人。所以作為一個向來與世無爭的人,我感到不自在,非常不自在。所以直到現在我都並不十分喜歡我的大學生活。
十五六歲的我們總是充滿活力,如今的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宅在宿舍裏麵,而高中時期的我們——尤其是剛剛步入高中的時候,心裏最期待的就是好好地玩個夠,而老天似乎也很給麵子,我們的高中時代娛樂時間並不少。那個時候一到體育課就會看到在操場上揮灑汗水的小子們和牽手散步有說有笑的姑娘們,盡管那個時候的我們對於感情話題還處於懵懂階段,但是女同學們還是出奇一致地喜歡會打籃球的男生,因為她們覺得那很帥;不像上小學的時候,幾乎全班女生都喜歡學習好的男生,因為她們覺得那是神一樣的存在;上初中的時候,女生們喜歡什麼樣的男生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隻知道,男生如果看上了女生,是要買一堆吃的去討好的,還要說一堆好話……到了大學,追女生對於我這種“土鱉”人物來說就無異於鏡中花水中月,什麼柔情似水,什麼卿卿我我,與我何幹?說到這兒,我的腦海裏直到今天一直存在一個感歎號:從小到大我所在的班級裏麵似乎隻盛產才女,卻不盛產美女!而且,才氣大的女生往往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但很少能達到女神那樣的級別;我大學時期的班級裏麵甚至連才女都消失了……這讓我有些失望了,因為我熱愛文學,卻找不到知音,後果往往就是十分痛苦。
在我剛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在自己的背包裏麵夾了很多頁複印的文章,那都是出自我們班才子才女之手。我想,上了大學之後真的就是天各一方了,很多人這輩子都再難遇見,我隻能用這樣的方式去懷念過去的意氣風發,最後留下無數感歎。
我剛剛上高中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作《蓮花雨》,這是一部在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的作品。電視劇裏講述了幾個人的大學時代以及畢業後的生活,有哭有笑,有喜有哀。我在最近重溫了這部電視劇,忽然想起我的那些高中時期的熟悉的麵孔,他們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我的眼前,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個時代。也許他們把我忘記,沒關係,知道我仍記得他們,而且還是那麼真切。
十五六歲的我們會有很多的理想,會有很大的雄心壯誌。在我們那一群人中,有的想去搞科研,有的想去搞藝術,有的想成為商界精英。然而不管我們的理想是什麼,不管我們的理想有多麼的不切實際,一切都是美好的。因為隻有敢想才會敢做,我們是一群敢做夢的人,大踏步地勇往直前。我曾經想要當一個作家,如今看來,這個夢可能正在一點點地變成現實,也可能就是一個夢。人為了夢想而或者,才不至於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人的一生,可以是一帆風順,可以是充滿荊棘,可以屢敗屢戰,也可以長路漫漫,隻因有夢,生活就不會失去光彩,人們才會不知疲倦地向前衝。
十五六歲的我們經得起任何的考驗,我們活在與生俱來的本能的競爭中。隻是高中時期的我們仍然需要有一點個性,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麼反倒沒什麼意思了。我們雖然活在高考的壓力下,卻活得自在,每一天睜開眼都感覺到世界是那麼的真實;活得灑脫,因為我們可以隨意地書寫這大千世界;活得心安理得,因為我們隻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十五六歲的我喜歡遨遊在自己的文學世界裏。在萬千文字中,我能找到屬於我自己的那一份寧靜,那一份感動。我喜歡暫時遠離這個世界的喧囂,去書中探尋前人的智慧和逍遙,我更喜歡把自己的感動書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希望自己的文字也能和那些高人一樣能有那麼些許的震動。
又是五月天的一首歌:突然好想你,突然夢裏的回憶……匆匆逝去的那些年,也就都成了夢裏的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