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路援軍(3 / 3)

“王爺是說,有人脅迫?”瑞麟聲音低沉,謹慎的問。

“具體如何,還是要經過探查才能知道!因為如此,本王才怕你魯莽誤事,所以本王才決定親自前往。瑞中堂,難不成,你還不信任本王嗎?”僧格林沁語重心長的說。

“下官和王爺並肩作戰十幾年,本官就是信不過自己,也斷不會信不過王爺!”瑞麟說到。

“那就好!”僧格林沁高興的說到:“那就按本王安排的行事!”

“好!王爺走後,河間就交給我了!”瑞麟性格頗為豪爽,有錯必改。他聽僧格林沁一番解釋,發覺僧王所慮也有幾分道理,此刻也對僧王的安排表示讚同。

“如此最好,本王不在的日子,這裏就交給瑞中堂和眾位了!”僧格林沁對著瑞麟緩緩的點了點頭,示意這裏十分重要,可千萬不能除了岔子。

“請王爺放心!”瑞麟與眾將都躬身行禮。

僧王計議完畢,當天即率領兩萬科爾沁騎兵北上救援昌平。

再說昌平城這邊,自從聖旨發布之後,皇太後和皇帝在昌平的消息也傳遍了全城。在常勝軍的鼓動之下,大批普通百姓也上城協助防守。昌平城內存有各類兵器無數,全被李明峰分給了城內的居民。常勝軍在城內張貼告示,凡上城殺敵者,賞白銀十兩。立有戰功者,戰事結束之後,可加官進爵。

一時之間,昌平城內的戰鬥熱情高漲。

在恭王、僧王兩股大軍動身之前,肅順帶領的熱河行在的六萬大軍也已經開抵昌平城下。

在載垣、端華、肅順等人的鼓動之下,這六萬大軍還不知自己已經成了反賊,他們仍然認為這是在去解救被挾持的兩宮太後與幼年天子。

肅順六萬大軍將昌平圍的如鐵桶一般,肅順自信兵多將廣,常勝軍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他的大軍。最後索性連營寨都不紮,直接列陣城下。

肅順、載垣、端華、焦佑瀛、杜翰五人騎馬立在中軍帥旗之下,遙望四五裏外的昌平城。

“雨亭,難道真的要對皇上用兵?”端華麵露苦澀,歎氣問到。

“事到如今,大哥難道還抱有什麼幻想不成?”肅順反問。雨亭是肅順的字。

“這次不把李明峰和恭親王徹底鏟除,將來一旦讓兩宮太後掌了權,你我兄弟都要死無葬身之地!”肅順恨恨的說到。

“肅中堂所言極是!穆尚書和匡尚書乃是腐儒愚見,王爺可不要受了他們蠱惑!”焦佑瀛說到。

原來,在肅順揮軍來攻昌平的時候,兵部尚書穆蔭和禮部尚書匡源都極力反對,最終肅順一怒之下,將這兩人軟禁了起來。到目前為止,再算上逃跑的景壽,輔政八大臣,隻剩下五個人了。

“如此行事,確與造反無異!”載垣對此事也並不讚同,他隻是被逼到的這個地步。

“我等受大行皇帝遺詔輔政,豈是造反?”肅順辯解到,“破了昌平,咱們就將兩宮太後與聖上接出來,等到鏟除了恭親王,咱們再護送聖上回京。到時候,天子坐朝,我等輔政,太後則在後宮享清福。待到天子年長,我等再行歸政,如此行事,豈能算造反?”

杜翰、焦佑瀛連忙出聲附和:“肅中堂所言極是!此實為周公輔成王、霍光佐昭帝也!皇帝年幼,兩宮又是婦道人家,肅中堂如此行事,乃是為江山社稷著想。”

載垣、端華無奈的歎了口氣,隻好說到:“但願此戰不要危害到帝後安危吧,否則九泉之下我等實無麵目再見大行皇帝!”

統一了眾人意見,肅順單人獨騎縱馬出陣。到了城下,距離城牆還有兩三百米,肅順停了馬,高聲喊到:“李明峰出來答話!”

此刻,李明峰早就在城牆之上等候多時,看到肅順出城叫陣,李明峰也出聲答到:“李明峰在此!”

“李明峰,你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盡忠以報國恩,竟然挾持帝後,以圖私利!本官勸你一句,不如趁如今並未釀成大錯,投降朝廷,還能保住身家性命。否則,一旦大軍攻城,玉石俱焚!”肅順冷聲說到。

“肅順,你這狗賊,不思大行皇帝托孤之恩,竟然敢帶兵圍困兩宮太後和聖上!如今聖上已經詔告天下,將你的卑鄙用心揭露於天下臣民之前。肅順,你要是醒悟的早,現在自縛進城,本官一定在聖上麵前拚死進諫,保你性命,但是你要是一意孤行,滅族之危就在眼前!”李明峰毫不示弱的回擊到。

現在李明峰掌握著兩宮太後和皇帝,占據著道德上的製高點,要是辯論,就是十個肅順也辯不過他。

果然,聽到李明峰的喊聲之後,肅順大軍之中,竊竊私語之聲蜂起。這些軍士都被肅順蒙蔽,至今尚且不知皇上竟然就在城中。現在被李明峰一番嗬斥,一些兵勇心中立刻就其了狐疑。

“好賊子!冥頑不靈,血口噴人!本官不與你做口舌之爭,李明峰,你就等著城陷身死吧!”肅順知道,這麼辯下去,吃虧的是他,所以也不再和李明峰廢話,直接縱馬退回本陣。

“皇上乃是被賊子劫持!眾軍不要被賊子蠱惑,大家並力向前,殺賊報國,待到將聖上解救出來,大家少不得加官進爵、封妻蔭子!”話畢,肅順命令大軍發起衝鋒。

肅順知道,昌平城內隻有區區兩三千的士兵罷了,所以,他自信的以為,隻要一輪攻擊,昌平城必然就會被攻占。李明峰這個可笑的愚昧的野心家在這裏頑抗,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但是,接下來的戰鬥,卻大大的出乎了肅順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