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灰色的身影縮入一堆鋼管後,劉弈的子彈同樣沒能命中目標。趁伍迪躲避的機會,他轉移了位置,離開沙堆,委身大摞水泥預製板後。接著一聲槍響,把他探身觀察的念頭打了回去。
老家夥果然厲害,局勢相當不妙,但劉弈並未絕望。自己和他是偶然遇上的,伍迪事先顯然沒有準備,沒有手雷或者震撼彈之類的武器,就隻帶了一把手槍,子彈也不會很充足。這種狀況卻選擇單獨前來追擊,劉弈猜測,他甚至根本沒有來得及通知鎮外的南越部隊。
“你還要垂死掙紮嗎?”美國人又一次開口,“你甚至連動力甲都沒有帶。”
劉弈躲在水泥板後揶揄:“對付一個殘廢的老頭,我已經很占便宜了。”
“你把戰鬥看得太簡單了。現在的時代,不是誰更強壯誰就能獲得勝利的。”退役將軍沉聲道。
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誰也沒再出聲,空氣沉悶而寂靜。和電視或者電影上演的不同,雙方各自占據掩體,輪流探出頭來射擊後再躲回去的戰鬥方式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有一階段,伍迪那一瘸一拐的步伐所產生的特有腳步聲在不斷接近,但很快便消失了。現場的雜物太多,影響了聲音的傳播,劉弈失去了對手的動向。相應地,他貼著水泥板一動不動,連呼吸也盡量放輕,伍迪同樣不知道他的位置。
仿佛有嬰兒在身邊入睡般,劉弈極輕極輕地側身邁出一步,隨後是第二步,第三步,他逐漸深入建材堆砌的迷宮。盡可能不發出聲響,同時隨時注意對手可能發出的聲響,猶如在黑暗的濃霧中摸索,兩個經驗豐富的戰士采取了一樣的策略。
工地上很安靜,但這安靜中充斥著危險。劉弈能聽到會叻鎮外的會場上遙遙傳來的樂聲,卻不知道對手會從哪個角落冒出來。也許在下一個拐角兩人就會迎麵撞上,也許一轉身發現伍迪早就端槍指著自己,也許繞過前方的磚牆就能狠狠踢美國人屁股——一切皆有可能。
這樣的戰鬥,仰仗的不僅僅是經驗和技術,更是對心理與意誌的考驗。除此之外,大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記得在書上讀到過,斯大林格勒戰役裏,蘇德雙方的士兵逐房逐屋地爭奪,距離接近時甚至可以聽到對方的呼吸,眼下情形倒有幾分類似。
不出五分鍾,劉弈持槍的手心全是汗水,胸前後背早已濡濕。那老頭的情形不會好到哪裏去,他身有殘疾,年齡又大,體力肯定遠遜於自己。這方麵我占據了絕對優勢,他頗為自信地思量。要論耐心的話,更加不可能輸,伍迪將軍應該是突擊部隊出身,不可能匹敵為了等待出槍機會可以在原地一趴就是兩天的狙擊手。
隻是……一絲不安在心中蕩漾。這些不利因素,伍迪一定也考慮到了。為什麼不去召集人手,要冒著很大的風險一個人和我糾纏?對身手自信,純粹的騎士精神,還是有某種原因令他不得不這麼做?
但願是多心了。戰鬥本來就很少會在準備完全的情況下開始,意外的遭遇戰才是最普遍的。劉弈在兩天不曾合眼、一周沒有食物乃至隻帶了五發子彈的情況下都戰鬥過,想來伍迪也有類似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