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華相請花無明三天後去他家裏作客。
花無明深知此時自己在朝中根基不穩,不能急得撇清關係,所以便應約。
與此同時,臨國太子帶著公主在京城外的客棧住著,早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不曾想,曲應離,玄月國皇帝,竟然如此待慢於他!這是不將他臨國放在眼裏嗎?!
花無明當右相,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京城外的客棧,請臨國太子進京。
這可是個大難題。
花無明明白,曲應離這是在給他難題,不過他根本不在意,自信滿滿的去了。
第一天,太子的侍衛說太子有事,花無明連等都不等,便離開了,沒見著。
第二天,同樣如此。
第三天,同樣如此,花無明依舊沒有見到臨國太子,花無明深知,這是臨國太子再給玄月國下馬威,其實臨國太子還是想他在客棧外等的,他偏偏故意不等離開,這樣,屆時臨國想舉兵攻打玄月國,玄月國便可以臨國太子給玄月國下馬威為由,推翻臨國的借口,故意製造出這樣的情況令臨國與玄月國疏忽待客打平,這樣,臨國便沒有理由出兵攻打玄月國。
這也正是,花無明這些天才會一到這裏,聽人說太子有事,便傲慢離開的理由。
臨國太子也是個有心計的,第一天不解這樣的情況,第二天便也知道花無明打的是這個主意,可是已經太晚,玄月國已經有足夠的借口抵擋他的借口,於是他幹脆繼續拖著,不與花無明相見。
第三天,正是華相約花無明去家裏的時間,花無明幹脆守在客棧外,美其名約,因公忘私,太子不願見客,他做為玄月國的代表,一定要等上一等。
無辜的臨國太子,再次被花無明利用卻不自知。
第四天,臨國太子終於在花無明“給足麵子”的情況下,進城了。
……
夜晚--
宮裏舉行給臨國太子的揭風宴,玄月國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齊,因為臨國太子帶了公主來的原故,官員的家眷位自然也要到場。
後宮中除了顧清婉必須到之外,曲應離還讓華貴妃、柳妃、冷妃、香妃、方妃五位妃子參加,以示友好。
顧清婉與曲應離坐在中央的位置,然後一依次排開,右下手的華貴妃,再就是柳妃、冷妃、香妃、方妃等坐位。
臨國太子坐在所有大臣的上方,後妃位的下方,雖然離得近,但為了避嫌,中央隔了一米寬,再加上有階梯,層次變得分明。
臨國太子一開口,便是:“久聞皇後一曲傾天下,本宮亦是喜古箏之人,也是慕名已久。”
顧清婉皺眉,這臨國太子她第一次見,難道臨國太子跟她有仇不成?一開場便找她麻煩?
臨國太子笑道:“本宮自己不會叫皇後獻曲,畢竟雖然本宮是臨國太子,是客,但職位亦比不了皇後高貴。”
看似臨國太子這話是在給顧清婉找台階,可是顧清婉卻聽出了另一翻暗示,暗指她位高權重,隻怕此時不隻她如此想,就連下首坐著的官員們都是如此想的吧。
顧清婉星辰美眸漫不經心的掃了在場官員們一眼,--果然。
“本宮的妹妹雖古箏不行,不過擅舞,”臨國太子接著道:“不如讓本宮的妹妹給皇後獻舞可好?”
隻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顧清婉隻是淡淡的打量臨國公主了眼,誇道:“臨國果然是風水寶地,人傑地靈,養出來的公主,水靈靈的,貌美如仙,”頓了下,話鋒一轉,道:“隻是本宮以為,貴為公主,便不能像戲子般,在眾人眼前表演,這樣,不好不好。”
臨國太子由此可知,顧清婉是拒絕他妹妹入宮為妃,不過他不會讓她如意。
隻是這時候,臨國太子不便開口,便暗示臨國公主說話。
臨國公主一出聲,第一句便是:“姐姐誇得妹妹好想找條地縫鑽下去,太子哥哥也說了,妹妹隻是為姐姐獻舞,自然不是如戲子般當眾表演。”
這姐姐與妹妹,既定公主與顧清婉的關係,暗示所有人,她是注定要進宮為妃的,同時也威脅顧清婉,你不答應也隻有答應。
對於臨國公主的挑戰,顧清婉笑笑,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