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氣勢,連曲應離的龍袍都被吹得衣袂翻飛,可他卻一副隻是微風吹過,渾然不在意的樣子,離開青龍殿,走向鳳殿。
曲應離離開,那群朝臣便開始議論紛紛。
“我們這樣跪在這裏,還有用嗎?”
“是啊是啊,皇上都去鳳殿了。”
“要不我們移到鳳殿前跪著?”有官員提議。
大多官員覺得可行,於是一大群黑壓壓的人,便起身,向鳳殿移動,年輕的到沒什麼,但那幾個食古不化年老的,便有些吃不消,移動時,還要移邊上的人扶持。
一大群人來到鳳殿前,再次跪下,齊齊高呼:“請皇上立後。”
接來的結果是,曲應離一聖旨,總管太監來讀的旨,群臣不禁有些期待,是不是曲應離想通了,接著就聽總管太監念旨,一盤冷血潑了下來。
總管太監道:“吾皇念歐陽大人、柳清柳大人、白大人、伯大人年世已高,身體累苦,特錦帛二十匹,黃金百兩,令四位大人即刻告老還鄉,欽此。”
念完,總管太監便指揮著幾名太監上去,將四人的頂帶取走。
四名年近古稀的老者,一下子癱倒在地,臉色最為滲白的,當是柳清,柳家嫡支雖有十人為朝官,可都不及柳清一人官大位重,若他離開,柳家勢必一下子被削弱,那華家還不借機滅了他們柳家?!
柳家是柳妃的娘家,當柳妃得到此言時,恨不得撕了華相,若不是華相在背後挑撥,祖父又怎會失去官員?家族又怎會失去大部分勢力?!
柳清也悔不當初,早知道,他不來參加百官跪求了!可是此時此刻,已經悔不當初!
因為曲應離的舉動,令百官動搖,百官總是愛地位的,若因此地位被拔除,他們很不安,於是有許多官員打了退堂鼓,起身離開。
但曲應離知道,此招最多有效一個月,下個月便要另想他法,如果循環反複了三個月,轉眼到了夏日,七月,此時曲應離這些辦法已經沒有用,百官以死相逼,甚至有兩名官員已經主動的抹了脖子,告示所有人,沒有退路了,他們再也不會退讓。
鳳殿門口,飄著一股血腥味,可曲應離在裏麵,卻依舊不做任何反應,很快,第三名官員也抹脖子自殺了。
長此以往,百姓想不傳曲應離為絕情的昏君,怕是也不可能。
到是塞北王,曲應離很驚訝,他竟然能忍住那麼久,沒動作。
而去年湧進京的難民,大部分都在城邊開墾田地,自塔毛草屋住下,甚至有的人家,還生了小孩,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正常,可精明的曲應離,卻察覺出不正常。
因為那些人,太團結了,相互幫忙,甚至在京城中,達官貴人,都不太敢得罪他們,怕他們群起攻之,曾經就有一名小官,想強製收稅,結果被打死,而朝廷不能真的打死那些打死小官員的村民,那會寒了全國百姓的心,到時候誰想造反,隻須要煽動一下,便也成了。
曲應離坐在鳳殿的臥室中,好似能看到他與顧清婉的點點滴滴,現在,他的公文都在這裏處理,甚至連夜裏,也睡在這裏,長達十個月的時間,不去後宮任何妃嬪休息。
就在此時,有十八名信官跑向鳳殿,卻被侍衛擋住,信官們臉上都有同樣喜悅的表情,拿著信的手都在顫抖。
“我向皇上報信,”十八人同時出聲,聲音整齊劃一,而十八人,代表著玄月國的十八州。
“稍等,”帶刀侍衛說了聲,轉身進入鳳殿。
很快,侍衛又出來,讓他們十八個人進去。
百官大為不解,怎麼十八州的縣官通通來報信了?
很快,他們便知道了,十八個州的小麥收成都非常好,百姓都能吃上食物,不用再害怕餓肚子了!這也能清楚說明,那十八位信官為何臉上都是喜色。
--為是報喜!
曲應離有點不敢相信,卻也不得不相信事實,想到顧清婉再次幫了他大忙,不禁臉上帶上笑意,長形冷峻著臉不笑的他突然含笑,總管太監的心情也跟著愉悅。
“把這件事情跟全國公布下去,說皇後研究的麥子,終於成功了,現在十八州都種植成功百姓可以少埃一些餓了!”曲應離道。
總管太監愣了下,他一直很佩服皇上能找到小麥這種食物,可是卻萬萬沒相屋,竟然是顧清婉找到的!